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997号提案的答复

2025-11-10 16:34 来源: 上海市文旅局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0997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石景宇委员:

  您和杨劲松、徐速、金炜等36位政协委员共同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提交的第0997号政协提案《关于推动“上海国际青少年艺术交流节展”建设的提案》收悉。经我局会同市教委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您的这份提案关注到了青少年这一联结现在与未来的特殊人群,通过观察得出了“尽管上海每年举办超过百场青少年艺术赛事,但这些活动在品牌塑造、文化传播深度及国际推广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的结论,并将主要问题归纳为“国际影响力有限”“国际团队互动体验不足”和“合作机制与合作平台有待优化”,进而提出了“依托上海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国际传播优势,打造一个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青少年艺术交流平台,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参考意义。

  对于您提案中给出的具体建议,现有以下情况与您交流:

  1、关于打造“上海国际童声合唱节”品牌的建议

  我局和市教委均十分重视推动合唱教育发展与中外青少年艺术交流。依托文教结合平台和市民文化节平台,先后开展了多年的市民合唱大赛和“声•无限”上海国际青少年合唱博览会等品牌活动。特别是通过上海国际青少年合唱博览会等活动,推动中外青少年合唱团体开展互访与合作,促进美育成果互鉴和文化创新。上海学生合唱团聘请澳大利亚合唱指挥家史蒂芬•李克、香港儿童合唱团音乐总监霍嘉敏、韩国指挥家金禧徹、丹麦指挥家伍弗•莫斯特等专家担任客席指挥,并先后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联办音乐工作坊,开展艺术教育战略研讨,与新西兰国家青年合唱团携手创排《茉莉花》并在夏季音乐节学生合唱专场演出等。2024年,上海学生合唱团赴新西兰参加第12届世界合唱比赛,斩获童声组和有伴奏民谣组两项金奖,向世界展示了上海青少年的卓越水准和自信风采。

  2、关于“融入中国文化特色”的建议

  我局和市教委高度重视在艺术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市文教结合框架下“高雅艺术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项目的持续深耕,本市的文艺院团深入大中小学各级校园,为师生提供承载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让文化艺术浸润校园。同时,各上海学生合唱团及联盟深耕文化原创,打造了一批中华民族特色的少儿合唱精品力作。如,根据“非遗”女书歌谣改编《女书》组曲、体现中国精神骨气的合唱《醒》、根据中国古诗词改编歌曲《春江花月夜》、取材于东北民谣创作曲目《摇篮曲》、具有地方民族色彩歌曲《鸿雁》《孟母三迁》《槐花几时开》《嘎啦温》等。与此同时,学生合唱团多次在出访交流中,在世界舞台上用“最美童声”演绎这些作品,展示中华文化,以“原创精品”为载体唱响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3、关于“建立国际化合作机制”的建议

  我局和市教委都高度重视面向学生群体的文化艺术国际合作。多年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持续通过“学生观剧观展团”、“艺术进校园”等进一步拓宽“艺术交流、分享与表达”的边界。2024年,在我局和市教委的指导和支持下,艺术节还首次举办了“海内外青少年优秀剧(节)目展演”,合唱、交响、舞蹈、戏剧四个学生联盟的四场展演于10月中旬在艺术节舞台上亮相,为促进上海乃至全国青少年美育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贡献力量。市教委12年来持续支持上海学生合唱团及联盟举办国际大师班,邀请合唱界国际权威专家授课,对标国际水准提升全市合唱教育整体水平。先后邀请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安德烈教授,世界合唱理事会匈牙利代表、前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柯达伊研究所卡塔琳•凯什教授等前来为联盟成员单位教师授课,联盟大师班凭借顶尖的专家资源、浸润式的授课方式、开放的互动平台,卓有成效地提高教师指挥技能与合唱教育水平,成为学生合唱联盟最具影响力的合作项目。

  此外,我们获悉,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小荧星集团正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举办“上海国际童声合唱节”。我局和市教委也将对该项目保持关注,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带领下,充分挖掘和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将该活动打造成全球青少年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在助力中华文化传播,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彰显上海作为国际化城市的独特魅力,也为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再次对您和委员们对本市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的关心和本市文化事业发展所给予的持续关注表示感谢,也欢迎您在今后继续对本市文化艺术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5月7日

  联 系 人:叶强 联系电话:23118125

  联系地址: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