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014号提案的答复
2025-11-10 16:34
来源: 上海市文旅局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1014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袁园委员:
您提出的“1014”号“关于进一步推进苏州河文化休闲新地标高质量建设”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苏州河滨水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的民心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苏州河中心城段贯通工作自2018年全面启动,2020年底实现苏州河两岸42公里基本贯通,近年来也在外环郊区段新建滨水生态走廊29公里。在此基础上,2021年10月底全面启动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文旅提升工作。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成为市民欢迎的休闲活动场所,水岸边活动人流日益增加。至2023年,已新建滨水绿地及公共空间45公顷,新增和改造的滨河绿地空间包括九子公园、世纪同框广场、临空音乐公园、中环桥下空间、锦绣花园、苏河湾绿地等;新增亲水岸线6.5公里;新建安远路桥等4座桥梁。
截止2022年底,已完成《苏州河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和资源图志》编制,在此基础上,制订《上海苏州河旅游发展总体方案(2022—2025年)》,并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后已联合印发实施。2023年底,联合市“一江一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苏州河中心城段文旅功能的近期工作方案》。2024年,市规资局组织编制《苏州河沿岸地区整体风貌与开放空间提升专项规划(2025-2035年)》。
以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和沿岸步道为“链”,以游览码头为节点,推动水岸联动发展。黄浦区重点推进以外滩源为核心的苏州河滨水旅游核心区建设;虹口区主要依托老建筑和滨河资源打造“建筑可阅读”体验区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地。静安区依托历史遗存、红色资源、艺术场馆和商业资源,打造城市历史文化体验区、艺术主题旅游区。长宁区整合华政段滨河资源和中山公园等资源,打造静谧绿色与历史怀旧相融合的城市休闲活力区。普陀区以长风公园码头为核心建设集水上活动、亲子休闲于一体的苏州河亲子休验区。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打造夜间经济增长新动力
1、夜间经济业态培育
市商务委结合苏州河沿岸功能定位和资源,统筹推进首店经济、智慧商圈建设,鼓励沿岸发展特色餐饮、主题市集等业态。黄浦区依托外滩源、南京路商圈联动优势,举办“江河生活节”“德国传统集市”等活动,并计划推出“运动时尚周”“G-POWER数娱节”等夜间消费新场景。静安区以苏河湾万象天地、静安大悦城为核心,引入国际艺术展览(如UCCA美术馆)和爆款IP快闪店,打造“艺术+商业”夜间消费地标。
2、文化演艺空间拓展
目前 苏州河沿岸地区已有银河星空间、蜚声上海、瓦肆 VAS SHANGHAI、万代南梦宫上海文化中心、长风书院苏河剧场等演艺新空间,引入了livehouse、亲子剧、魔术秀、音乐会、话剧等众多演艺形式,吸引了青年、亲子等各类人群。将持续支持苏州河沿岸新增演艺新空间(如Livehouse、亲子剧场),推动“演艺大世界”向苏州河延伸,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推动文商旅体展联动,将苏州河沿岸打造为上海一江一河的新文化地标与消费打卡点。
(二)推进道路功能与滨水活力提升
1、交通优化与步行体验
黄浦区推动南苏州路部分路段限时步行化,增设健身苑点、跑者驿站,并举办“城市夜定向赛”等体育活动。静安区试点皮划艇、帆板等水上活动,结合“海派城市考古”开发“苏河湾水岸探秘”文旅线路。
2、水上运动品牌打造
市体育局以上海赛艇公开赛、龙舟邀请赛为引领,孵化常态化水上运动项目;打造“活力滨水空间”,强化安全保障和专业服务,构建“赛事+休闲”的滨水运动长廊。
(三)完善公共空间配套设施
自2023年起,严格按照《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 18973-2022)新国标开展旅游厕所新建、改建工作,鼓励苏州河沿岸各区优化厕所布局,推动三级导览系统覆盖,强化旅游厕所管理,落实旅游厕所标识规范设置工作,进一步提升旅游厕所质量。黄浦、静安等区新建综合服务驿站(如樱花谷驿站、九子驿站),提供休憩、文旅咨询、公厕等服务,增设休憩座椅、自动售货机、便民座椅,优化慢行体验,优化公厕布局与标识系统。静安区结合“美丽街区”建设,提升沿岸绿化、慢行步道、艺术井盖等景观元素,提升景观品质。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下一步,将结合提案建议,一是深化夜间经济品牌建设。联合市商务委、各区制定《苏州河夜间经济专项规划》,重点培育外滩源、苏河湾等核心节点,引入沉浸式演艺、灯光秀等新业态。探索“水岸夜游”航线开发,联动沿岸商圈延长营业时间,打造“夜购、夜食、夜娱”全链条消费场景。二是优化滨水交通与功能布局。推动南苏州路(黄浦段)机动车限行方案研究,增设周末步行街和快闪市集,提升慢行安全性。市体育局联合各区策划常态化水上赛事(如浆板、龙舟),扩大全民参与度。三是强化配套设施与智慧服务。尽快完成沿岸便民设施全覆盖,新增智能导览屏、共享充电设备,推广“一键预约”水上活动服务。市水务局牵头开展滨水空间管养提升行动,确保水域陆域环境品质。四是加强跨部门协同与长效管理。建立“文旅+商务+体育+水务”联席机制,统筹资源投放与项目落地。定期开展市民满意度调查,动态调整服务供给,确保滨水空间“建管并重”。黄浦、虹口、静安、长宁、普陀等区结合自身资源,差异化推进滨水空间建设,形成全市协同效应。
苏州河是上海重要的城市名片和民生载体。下一步,我们将以提案建议为指引,持续推动滨水空间功能复合化、服务精细化、运营智慧化,努力将苏州河沿岸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生活示范带”。感谢您对上海城市建设的关心与支持!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4月27日
联 系 人:丁小荣 联系电话:23118137
联系地址: 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