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0654号提案的答复

2021-05-20 16:35 来源: 上海市文旅局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0654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陆雅娟委员、何向莲委员:

  两位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功能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开放时间

  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长期坚持实行一年365天开放制度,即使节假日,除了春节除夕一般会提前闭馆(大多是下午4点,馆里关心员工,让大家能够早些回家与家人共进年夜饭)以外,包括双休日,都是全天开放。周一闭馆是国内外公共文化设施同行的惯例,但本市公共图书馆仍然坚持开放。本市公共图书馆是目前所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开放时间最长的。陆委员的建议很有建设性。由于上海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包括常住上海的国内外各界人士,因此,就服务对象而言,在职的、在读的、退休的以及自由职业者等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群,对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均有不同的需求,唯一能满足所有读者需求的只能是延长开放时间,这就涉及到图书馆的人员、运行经费和开放能力的问题了,从目前情况看这些保障延长开放时间的问题一时很难得到解决。因此,我局将会同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在维护好广大图书馆馆员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延长开放时间,为上海城市建设和广大市民做好服务工作。

  二、关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早在上世纪末,以上海图书馆为代表的本市公共图书馆启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多次发文,大力推进实施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上海图书馆积极会同本市各大高校图书馆,建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不仅在国外纸质图书采购上进行协调,还在外文全文数据库采购上与各大高校开展合作,努力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支持。区级图书馆在国内同行中是最早一批开始设立电子阅览室的,目前所有区级图书馆都采购有中国知网或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方便读者浏览和下载。不仅在采购上,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还自建了一批有区域和馆藏特色的文化信息数据库,如上海图书馆的“上海年华”、“上海老照片”等。在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曾列为2007年度市政府便民实事工程,其中的东方信息苑作为社区电子阅览室,成为社区居民数字资源服务的重要阵地,许多老年人是在东方信息苑学会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据上海图书馆提供的统计数据,2019年上海图书馆数字资源下载量超过1000万篇,区级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检索量达到1560多万次。随着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级公共图书馆将这些新媒体平台作为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主要阵地。据统计,2019年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的微信粉丝总量达到126.98万人,推送各类服务信息1万多条。疫情期间,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加大了网上服务的力度,增加了网上讲座、网上阅读活动的场次,各级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数字资源,努力为市民提供了知识传递、数字阅读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

  陆委员的建议与目前本市一些公共图书馆正在开展的服务工作是一致。除了数据库建设和服务以外,通过网络技术,浦东图书馆和杨浦区图书馆开展了网约图书服务,读者在线预约所需借阅的图书,图书馆通过快递将图书送到读者手里。嘉定、闵行、静安、浦东等区纷纷建立自助阅读空间,方便市民借还图书和就近阅览。徐汇、长宁、普陀等区图书馆与书店、咖啡馆、社区服务中心、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合作,建立阅读角,方便市民阅览。

  三、关于共享联动

  陆委员的建议对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深化服务工作,尤其是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受众有积极意义。目前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正在努力做好资源整合、开发和共享的工作。上海市民文化节每年都要开展阅读活动,而这些活动大都由公共图书馆承办,在各区文旅主管部门的领导、推动下,在开展一些大型的阅读活动中图书馆和文化馆紧密合作。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大都设有展览空间,而图书馆的展厅展览活动日程也是排得很满,尤其是上海图书馆及浦东、静安等一些区图书馆的展厅,展览的内容比较丰富,门类也较多,不仅有美术、摄影、新技术产品(智能设备)等,也有市民个人的收藏(如照相机、期刊封面、手工制作)等,极大地丰富了展览内容。公共图书馆开展展览活动,需要借助美术馆、博物馆、企业和各界人士、普通市民的支持,提供作品,因此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都能与这些单位和个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上海图书馆原创的“阅读马拉松”活动早在10年前就已经走出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各大城市图书馆,甚至长三角地区以外的一些城市公共图书馆联合举办,同步同时开展,影响力不断扩大。杨浦区图书馆建立了长三角合作联盟,架起了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地级城市图书馆合作的新模式。浦东图书馆也计划在今年再建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学术交流合作机制,在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联动共享方面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嘉定区图书馆在全区开展“我嘉书房”建设的初期,就是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由开发商无偿提供700平方米的空间做自助服务的阅览室,为本区域居民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闵行区的一些“城市书房”建在大型商场内,也是由商场无偿提供的空间。图书馆与企业的合作是“双赢”模式,图书馆营造的文化氛围,对企业重塑形象、扩大影响有着积极的助力作用。

  非常感谢您的提案和建议。我们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与广大市民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公共图书馆行业仍然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尽最大努力服务好广大市民,服务好上海的城市发展。

  再次感谢两位委员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5月20日

  联系人姓名:金荣彪               联系电话:23118205

  联系地址: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