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近55万人次!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圆满收官

2025-08-26 17:09 来源: 中华艺术宫

1.png

  8月24日,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在上海美术馆圆满落幕。展览于6月27日盛大开幕,展期内51个公众开放日接待观众近55万人次,组织各类公共教育活动157场,线上观展和参与活动观众近20万人次,开发文创152种,全媒体影响力累计3.95亿。

  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金山区委和区政府,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中国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市金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金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乡土艺术传承创新基地(北京大学)共同承办。共展出作品544件(含38件巨幅作品),全景式呈现了中国乡土绘画多元面貌,是系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创新性举措。

  本次展览也是上海作为中国乡土绘画现代化转型的前沿阵地,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和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机制优势,助力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体验,走进都市生活、走近更广泛的青年人群的一次生动实践。

2.png

3.png

  整合跨界优质资源

  最大规模乡土展亮相国家级美术馆

4.png

  “首届”的核心意义在于其开创性、前瞻性和标杆性。因此,如何最广泛地发动创作和遴选优秀作品彰显特色,如何以新颖的展陈设计和观展体验赢得口碑,是前期工作的重点。最终,5910件的投稿总量和544件的展出体量不仅创下同规格农民画作品展览之最,农民画首次以巨幅作品的形式亮相上海美术馆国家级展厅,也成为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

5.png

  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的指导下,展览开幕式上提出了成立“中国乡土绘画联盟”的倡议,得到了全国30多个省市画乡代表的积极响应并签订意向书。“联盟”成立以后,将积极扮演桥梁角色,促进城乡之间在艺术领域的深度对话与资源流动,在乡土绘画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展览展示和产业赋能等方面融合社会力量,使乡土艺术真正成为驱动乡村文化振兴、经济繁荣的鲜活力量。

  丰富公教内容形式

  让乡土文化走近人民大众

  中国乡土绘画,不仅是农民笔下的艺术,更是一座蕴藏无穷创造力的宝库。“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以中国乡土文化精神为核心,通过农民画的形式,展现新时代城乡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及自然风貌,传承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记录乡土社会的时代变迁。

  为切实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主承办单位精心策划开展了包括专家导赏、大咖讲座、特色活动等不同类型的公教活动150场,共服务线下中外观众约5500人次,吸引线上参与观众12.5万人次。

6.png

7.png

  这些丰富精彩的活动将艺术普及与非遗体验、学术交流相融合,如专家导赏邀请全国知名中国画、水彩画家,上海美协油画艺委会专家和金山农民画家共同参与;大咖讲座由美学、民俗学、美术史论专家和设计师分别主讲;特色活动品牌“趣绘园”系列通过特邀农民画传承人演示与创作体验相结合,让观众充分体验非遗农民画的艺术魅力。

  此外,上海美术馆文艺志愿者每日常规性导览,以及双休日中英双语导览游戏开展,成为展厅里的一道风景线。文创产品展销区琳琅满目的农民画衍生产品,则让观众在欣赏展览之余,还能将独特的乡土文化带回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上海美术馆联合静安区、SMG幻维数码共同打造的全新文化IP“上海光影美术馆”在展览期间启幕“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主题展映活动,每周五、周六晚上在静安区苏河湾亲水平台璀璨呈现,让市民游客在家门口就能沉浸式欣赏中华大地多元的文化风貌。

8.png

  立体多维全域传播

  让乡土美学融入都市生活

  宣传工作在展览开幕前一周全面展开,上海美协、上海美术馆和金山区文旅局整合力量,依托各自官方平台,以展览主视觉、多彩画乡、筹备短片、专家探展、H5邀请函、开幕活动预告、展览宣传片为主题同步推文预热;6月25日至7月1日开幕前后一周宣传黄金期,在地铁、公交电子屏幕以及中心城区户外大屏、场馆附近区域投放宣传片和主视觉广告,为展览全面预热。

9.png

10.png

  为营造热烈的观展氛围,展览期间的宣传兼顾集中性的新闻报道和持续性的亮点挖掘。

  开幕当天的盛况,被央视《文化十分》报道,并同步在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影音客户端等平台传播,人民日报、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以及上海发布、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看看新闻等全国和沪上30多家媒体也分别从各自角度,以图文和视频的形式进行了新闻报道。《乡土绘画的繁花》《当代乡土绘画:新大众文艺视野下的农民画及其蝶变》等两篇评论学术性文章分别在《人民日报》和《文汇报》上刊发,从文化高度和美学角度给予展览充分解读。展览期间,根据组委会提供的包括专家、画乡代表、入展作者在内的采访名单,各媒体记者进一步挖掘提炼新闻点,传播作品背后的故事。

11.png

央视《文化十分》

12.png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凭借震撼的规模、极具代表性的中式美学,展览吸引大批自媒体博主与热爱艺术的朋友们自发探展、分享观展感受与精彩笔记,在社交媒体掀起一阵“乡土热风”,让本次展览成为这个暑假上海最火爆的展览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展览的相关报道与传播内容已产生全媒体影响力累计3.95亿。

13.png

14.png

15.png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览”在上海美术馆的成功举办,是“大美术馆计划”深入实施的一项重要成果。本次展览不仅显著扩大了乡土绘画的社会传播与艺术影响力,更广泛联动社会力量,共同投身于乡土艺术的创作创新与价值推广,为其振兴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上海美术馆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立馆之本,以学术研究活化馆藏资源,以公众需求提升服务体验,不断推出高品质展览与美育项目,让艺术真正融入人民生活,成为可感知、可共鸣、可享有的日常养分和精神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