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社会美育最后一公里”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千台好戏配送“上门”
2023-02-28 13:13 来源: 上观新闻
2月23日至3月18日,“风雅瀛洲 韵动江海”崇明生态岛惠民演出季在崇明举办,免费观演票甫一放出即被“秒杀”。“现场工作人员都感叹,票子太热,不敢拿在自己手里。”上海越剧院演出营销中心主任孙旭笑道。经常参与越剧公益配送服务,他深知在崇明能看到国有文艺院团演出的机会不多。最近,不断有社区、街道的基层工作人员向院团发出邀请,“你们要常来”,这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春节过后,市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井喷。
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获悉,2023年市级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名录中,共有646家配送主体和2640个产品。全年日常计划配送文艺演出1249场,艺术导赏225场,展览展示274场,特色活动818场,文化微游206场。市群艺馆将指导各区文化活动中心打开门,恢复服务,目前,各区文化活动中心(含分中心)已开放的共240家,开放率达94%。
一季度预计配送各类活动738场
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民生保障项目,被列入上海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清单,到今年已进入第19个年头。近年来,市群艺馆在如何统筹配置优质资源,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匹配,产品创新,升级配送手段和配送流程智能化、便捷化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然而,疫情以来,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停摆,给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工作带来不少影响。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朱静波介绍,由于2022年线下公共文化服务采购暂停,2023年将采取延长社会主体服务资格的方式。2022年市级名录中,有679家配送主体和2742个产品,延长服务资格至2023年后,优质配送主体与产品的沿用率达95%。“一站式公共文化配送服务平台搭建起来以后,市区两级每年都投入可观资金吸引优质社会主体参与,大家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朱静波印象深刻的是,几年前市级采购目录中的社会主体只有200多家,如今已经超过千家,延长市级名录中配送主体的服务资格,也是疫情后开展助企纾困的一项举措。
鉴于疫后市民井喷式的文化需求,今年市级配送一季度日常点单破例两次开放。据统计,2023年一季度,市级公共文化配送预计面向全市16个区配送各类活动738场,其中文艺演出共348场,包括112家供给主体提供的196个演出剧目。目前已完成文艺演出配送67场,艺术导赏38场,展览展示73场,特色活动258场,文化微游21场。今年下半年,市群艺馆将开展新一年的供给主体采购工作,采购补充优质的公共文化旅游产品。
目前,2023年市级名录中的市级供给主体已做好接受点单的准备。“市属文艺院团有责任和义务把高质量的文艺作品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孙旭介绍,今年上海越剧院在超过100场商业演出规划之外,将加大公益演出投入,计划全年不低于80场。“通过参与市级配送,下沉到一线,加强与文化馆、社区的多种合作渠道,同时给了年轻演员锻炼和赢得观众喜爱的机会。”
向远郊倾斜,为新城赋能
“最早参与配送公益演出时,很多家门口的文化设施管理者还不知道表演需要搭建舞美,以为演员站上台就可以唱。” 对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设施的不断升级变化,孙旭感受颇深。如今,许多区级文化场馆设施不输市级场馆,不少社区文化中心装上了高清LED大屏,有些还有曲面屏。“承接方”的不断硬件升级,给了提供服务的社会主体更大的发挥空间。
为满足远郊市民的文化需求,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崇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崇明区文化馆承办的“风雅瀛洲 韵动江海”崇明生态岛惠民演出季于2月23日至3月18日在崇明进行演出,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木偶剧团、上海滑稽剧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等八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市群艺馆带去20场专场演出和1场“大地情深”上海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崇明专场),包括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七届“文华编剧奖”的现代京剧《红色特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九届“群星奖”的口琴重奏《爱上这座城》、小品《我记得你,你就活着》等优秀剧目和作品。
“我们将通过优质内容的配送推动更多场馆开门,并做好阵地设施的升级改造。”朱静波介绍,目前,各区文化活动中心(含分中心)已开放的共240家,少量活动中心因装修升级或设备维护暂未开放。位于崇明区文化馆内的风瀛洲舞台是目前崇明区最大的演出舞台,不过,相比奉贤“九棵树”、嘉定保利大剧院等在硬件水平上仍有差距。借此次崇明生态岛惠民演出季的举办,希望能为崇明带来更多文化演出设施升级的可能。
从市群艺馆获悉,市级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下一步将着力推进优质文旅服务资源向基层和家门口延伸,向远郊倾斜,为新城赋能,远郊地区(金山、奉贤、崇明)与市区的人均配送额度比例为2:1,国有文艺院团配送占新城公共文化专题配送比例不低于20%,区级配套投入与市级相应投入有望突破一比一。同时将充分发挥博物馆、美术馆、剧场、院团、非遗场馆等专业文化场馆的社会美育功能,依托“社会美育大课堂”加强美育专题配送产品的研发,打造一批社区美术展览、社区博物馆、社区艺术团、社区艺术指导员,打通社会美育“最后一公里”。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