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传奇,焕活舞台|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上图时间”

2024-09-30 09:46 来源: 上海图书馆

  10月18日至11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盛大举行,通过艺术为上海市民奉上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1.jpg

  上海图书馆始终致力于用阅读促进文化、艺术和科学普及,用文化、艺术科学普及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在今年的国际艺术节周期内,上海图书馆将与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阅读+艺术”的平台,汇聚好剧、好展、好书,把文化艺术精品转化为读者、市民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活动和社会美育内容。

  在大阅读时代的背景下,上图为读者开辟了更多阅读路径,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让我们从阅读的视角出发,一起来挖掘国际艺术节中的“上图时间”。

  01

  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剧目:

  原创舞剧《李清照》快闪展

  时间:10月18日-10月20日

  地点:上海文化广场

2.jpg

  今年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诞辰940周年,由上海歌舞团打造的“新国风”舞剧《李清照》将作为艺术节开幕剧登录上海文化广场,该剧以独特视角讲述了“千古第一才女”的精神世界与家国情怀。

  剧中更通过舞蹈、音乐、光影等艺术手段,展现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之收藏研究,以及李清照对《金石录》的整理和保护,体现她对传承中华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感。

3.jpg

剧照

  提到《金石录》这样的古籍,你会想到什么?是泛黄的故纸?还是尘封的书卷?是斑驳的墨迹?还是远去的岁月?

  它们是光阴中的幸存者,历经千年水火兵虫,来到了我们身边;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闪耀世界的中国智慧,在它们的字里行间熠熠生辉。

  北宋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妇二人合著的《金石录》三十卷是中国最早的金石学专著之一,含目录十卷,收北宋以前铭文款识和各种碑刻文字两千种;跋尾二十卷,考伪辨谬,成题要502篇,开创了后世金石目录之凡例,极具学术价值。此书凝聚李、赵夫妇二人毕生心血,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详述了她与赵明诚的琴瑟和鸣,也让人们看到她在天崩地裂之下的身世浮沉,了解成书过程的艰辛与不易。

  所谓“一叶宋版,一两黄金”。自明代中期以后,宋刻就被学者、收藏家视为珍宝。相传南宋刊刻的《金石录》在元明两代近四百年间皆不显于世,仅有抄本流传。当清初藏书家冯文昌意外获得残宋本《金石录》十卷后,以为鲁殿灵光,世间孤本,特意镌刻“金石录十卷人家”印章,宣示其收藏之显赫。又经大藏书家鲍廷博、江立、赵魏、阮元、韩泰华、潘祖荫等递相收藏,钤印题跋累累,可谓朱墨灿烂,美轮美奂。

  穿越狼烟烽火的艰难岁月,这部《金石录》残宋本终于在1960年入藏上海图书馆。

4.jpg

5.jpg

上图馆藏宋刻本《金石录》

  赵明诚、李清照合作专著,经鲍廷博、赵魏、阮元、韩泰华、潘祖荫等名家递藏,印章累累,斑斓绚丽。

  馆内专家陈先行先生经多年研究,明确其版本为南宋淳熙间龙舒郡斋刻本,还揭示出这部残宋本《金石录》十卷本是二十卷跋尾的前十卷,书贾剜改卷次,以残充全,做得天衣无缝,逃过了许多收藏家、鉴定家的“法眼”。可以说上海图书馆藏《金石录》为今天的人们认识古书流传与版本鉴定提供了绝佳案例,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

  2024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将上图珍藏的十卷宋刻《金石录》以高清影印的方式出版,先后推出仿真线装本、平价精装本。此一珍贵古籍得以化身千百,普通读者皆得以购藏坐拥。

  在舞剧《李清照》为本届国际艺术节拉开大幕之际,上海图书馆藏《金石录》将以快闪展的形式登陆上海文化广场,让更多市民观众得以一览李清照、赵明诚伉俪与《金石录》的传奇故事。

  02

  上图发布·先锋派

  从红色青春到诗意舞台:

  原创话剧《声闻于天》主创交流会

  时间:9月28日13:30

  地点: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6.jpg

  人生是旷野,可正是因为太广阔,青年张闻天会迷茫,他迷茫于生死存亡、家国走向的大疑问。小小的我们也会迷茫,时代之下,我们的疑问不再是性命攸关,却依然足以束倒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张闻天会向哪个方向航进呢……

  原创红色话剧《声闻于天》是本次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的委约剧目,由上海戏剧学院出品。该剧讲述了张闻天同志17岁至25岁间的青年故事,展现了一名五四青年、“少年文学家”是如何经历探索、辨析、斗争、选择,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反映了上个世纪风雷激荡的觉醒年代,以张闻天为代表的青年人满怀救国理想,想在迷雾中为中国寻找一条通向光明之路,虽历经艰难、遭遇挫败,却始终不屈不挠,坚持追求真理、追求信仰的远大抱负与高尚人格。

  《声闻于天》以戏剧方式呈现党史,学史明志,知史砺行,希翼给当代青年以启迪,并彰显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血脉与力量之源。

  9月28日13:30,第13期“上图发布·先锋派”将邀请《声闻于天》编剧黄锐烁、导演孙晓星、主演李之浩、主演周笑莉,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与现场读者共赴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谈。

  03

  上图发布·先锋派

  换个视觉看敦煌:

  《敦煌归来》主创见面会

  时间:10月17日19:00

  地点: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7.jpg

  唐大中五载(公元851年),长安迎来了一支远道而来的信使团。押衙高进达呈上的沙州(敦煌)舆图,为“失联”半个多世纪的沙州城送回了捷报。

  据文献记载,信使团自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出发,乔装改扮、绕行漠北、历尽艰辛。近四年的漫漫归途,敦煌信使团用生命将家与国紧紧相连……

  舞剧《敦煌归来》以艺术的想象补缺历史的空白,让敦煌文化所承载的内涵和精神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产生情感共振。

  该剧目由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联合委约制作,由深圳市光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并入选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目录和2024年深圳“一带一路”音乐季参演项目。

  10月17月19:00,“上图发布·先锋派”将邀请舞剧《敦煌归来》胡沈员等主创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一起换一种视角看敦煌。

 04

  书中生繁花 剧咏驻流年:

  舞台剧《繁花》创作分享会

  时间:10月18日19:00

  地点: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8.jpg

  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在5年后,又一次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是艺术节历史上首次出现一部剧目两度入选。

  舞台剧《繁花》第一季沿用小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相互交替的叙事方式,用原著的文学魅力、当代剧场的手段、鲜明的地域风格、清新流畅的舞台,描摹出这座城市的风起云涌、拼凑出一张上海城市全景大图。

  《繁花》从设立之初,就定下了以三部曲的形式、抽丝剥茧讲故事,让观众在舞台上看到一个完整的“繁花宇宙”。

  舞台剧里的上海既熟悉又陌生,局部写实的舞美与多媒体墙交织,苏州评弹与电子乐交错,把人带回魔幻又迷离的老辰光。人物的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翻天覆地。所有的热血和挫败,最终都任凭雨打风吹去。《繁花》的戏剧语言是崭新的,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未曾变过。

  上海,才是整个《繁花》宇宙里,最重要的主角。故事渐行渐远,但萝卜炖蹄膀、香山路、国泰电影院、黄浦江依然在!

  10月18日19:00,舞台剧《繁花》第一季的编剧温方伊,艺术总监张翔,以及部分演员,将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播李欣一起聊聊舞台剧《繁花》的诞生背后。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咨询台近日上架了《繁花》舞台剧角色限量书签,感兴趣的读者不要错过!

9.jpg

  05

  上图发布·先锋派

  从经典文本到现代舞台:

  德国邵宾纳剧院《哈姆雷特》导赏沙龙

  时间:10月19日19:00

  地点: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10.jpg

  被誉为“现代德语戏剧代言人”的奥斯特玛雅,他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哈姆雷特》将首次来沪演出,该剧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文学经典。自2008年首演以来,是邵宾纳剧院长盛不衰的固定保留剧目。这部戏的核心悖论在于主人公难以采取行动,这一设置深刻剖析了深度思考与实际行动之间难以调和的理智困境,至今仍是探讨人性与政治哲学的经典范例。

  莎士比亚精心构筑了超过二十个角色,他们各自怀揣不同的利益与阴谋,交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态网。而在奥斯特玛雅的舞台呈现中,这一宏大的剧作将由六名演员巧妙演绎,通过角色的快速转换,展现其丰富的层次与深度。哈姆雷特对现实的逐步妥协与沉沦,他内心的迷失与对自我身份的探寻,都将在演员们的精湛表演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虚假与伪装也将是舞台表演的基本原则。

  10月19日19:00,“上图发布·先锋派”将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李然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从经典文本到现代舞台,细聊德国邵宾纳剧院的《哈姆雷特》。

11.jpg

  *具体活动安排以“上海图书馆”小程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