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美瓷器到锦绣丝织……这些展览为大家开启美学盛宴
2022-05-20 10:33 来源: 黄浦最上海
从精美瓷器到锦绣丝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为大家准备了云展览合集,本期,让我们共同回眸经典,奔赴这场美学盛宴。
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
“中国”在英语中被称为“China”即瓷器,与中国瓷器文化在世界产生既广且深的巨大影响有关。陶瓷是中国的重大发明,是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个全球化的商品。瓷器流传之久远,使用之广泛,真正做到了中国智慧全球共享。
这场展览汇集德国杜塞尔多夫—黑提恩斯德国陶瓷博物馆、德国梅森瓷器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中国江西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共七个馆的136件文物精品,并在大连、广州、江西、郑州多地博物馆进行了巡展。
展览选取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瓷器和梅森为代表的欧洲瓷器精品,着重展示了中国景德镇外销瓷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在文明交流碰撞中的融合创新。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云展厅
东织西造 锦绣生活——中西丝织文物展
“东织西造 锦绣生活”以中国丝绸对欧洲的影响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主题,让“丝绸命运共同体”中的江南和欧洲这两个丝绸中心进行一次跨时空对话,反映中国丝绸在生产、传播过程中对世界丝绸文化的影响,体现“一带一路”下的东西方丝绸文化交流,印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展览以情境复原的方式陈列,将中西丝绸分别置于“兰闺读画”和“巴黎沙龙”两个中西故事场景中,讲述以丝绸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明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呈现出更多元的发展,丝绸从中国走向世界,真正做到了中国智慧全球共享。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云展厅
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饮食文物展
腌笃鲜、炒鳝糊、八宝鸭、罗宋汤、炸猪排……上海本地菜吸收借鉴众味之长,发展出本帮菜,食在上海,就好比食遍全国;食在上海,又几乎尝遍天下。上海的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人文气质在饮食中即可显现。
展览从“弄堂口额点心”、“酒馆里吃大餐”、“屋里厢吃夜饭”、“茶余饭后”四个板块,将晚清至1980年代的饮食发展变化浓缩在一日三餐中, 集中展出承载着百余年上海饮食文化发展的各类文物,表现上海市民饮食习惯、生活的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云展厅
海贸遗珍——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品
此次展览甄选广州博物馆精品文物83件套112件,包括广彩瓷、牙雕、贝雕、银器、织绣、石湾陶、外销画等,多为广州手工艺人当年应欧美市场所需而制造的,其中近大半是近年新征集文物,50多件展品更是首次展出。
这些极具中国地域风情又带西方艺术风格的外销品,一度令西方贵族和商人争相订购。此次“海贸遗珍”展通过十三行行商、满是广州货的美国船长家、外销画画室三个故事将各类外销品串联起来,使展览充满故事性、体验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以此表现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云展厅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