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上博开展

2021-12-03 16:43 来源: 上观新闻

  上海博物馆的大堂里,一套66件馆藏明代彩色釉仪仗俑队陶器,迎来了两位阔别中国百年的“故人”——它们在此相聚,向参观者展示了明代的生活场景。

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2.jpg

  在上海博物馆2021年度最后一个特展“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上,两组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见证了中美两国百年间的民间交往。

  1983年,为庆祝上海与旧金山缔结姐妹城市,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上海博物馆珍藏——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其中一套仪仗队俑给当地观众苏珊娜·芙拉图斯(Suzanne Fratus)留下了深刻印象。

  苏珊娜的家中也有一对类似的陶俑。她的祖父约翰·赫伯特·韦特博士(Dr.John Herbert Waite)20世纪初曾在中国行医,一位病人被治愈后,将两件陶俑馈赠给他以表感激,而后她的祖父携这对陶俑回到美国。这个儿时听祖父讲起的故事一直留在苏珊娜心里,她不曾想到多年后竟然在旧金山的中国古代艺术展览中看到相似的陶俑。

  时间又过去近40年。近期苏珊娜联系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表示希望向上海博物馆捐赠这两件陶俑,让它们回归故里,回到中国人自己的手中。她表示:“两件俑阔别中国土地的这100年间,它们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数不清的疫情、洪水和饥荒。如果它们能够说话,我知道它们想告诉这个世界很多事情:与人友善,彼此尊重,彼此帮助。它们回归故里,不是因为金钱或政治,是因为爱的力量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尊重。”

  今年,国家文物局指定上海博物馆接受捐赠。近日在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文物局的支持关心下,上海博物馆完成两件回流文物的捐赠流程,并对其进行修复,还将于近期通过海外连线,举行线上捐赠仪式。

  引起当年苏珊娜关注的这一套仪仗俑队陶器共计66件,身着铠甲的骑马武士开道,吹鼓手紧随其后,骑马文士俑后面则跟着文俑和乐俑,后面的轿夫所抬八人大轿是墓主人所用。后面跟着的众多陶俑簇拥着小轿和交椅,最后则是大床、箱笼、屏风、烛台等生活用具。这是一套研究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和制陶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专家推断,这一套陶质仪仗俑队的烧造时间应在十五世纪晚期以前。

  苏珊娜捐赠的这一对陶俑与仪仗俑队中的皂隶俑十分相似。皂隶的主要职责是随同官员出巡、伺候审讯、刑讯犯人等,皂隶俑一般不单独排列,而是散布在仪仗俑中。

  以人物仪仗俑队陪葬的风气起自先秦,最为人熟悉的是秦始皇兵马俑以及唐三彩俑。到了明代,缩小版的陪葬仪仗队较为流行。考古发掘屡见彩色釉陶俑组合群,多出土于藩王和高官墓葬中,即所谓“视生之仪”,即让去世的人继续享受生前的生活。

  尽管这套仪仗俑此前从未在上博的展厅公开展出过,但曾多次远赴国外交流。除了1983-1984年赴美国旧金山、芝加哥、休斯敦、华盛顿特区四个城市展览外,1992年参加了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的“1492世界文物展”,2018年曾赴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展出。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这一年经历疫情种种阻隔,在辞旧迎新之际迎接这两件陶俑的回归,有着特别的意义。“希望这一段以文物为纽带,以艺术为桥梁的缘分佳话,再次将浩瀚的太平洋缩短为一条可以跨越的溪流。”

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