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主会场活动开启

2021-06-11 18:18 来源: 国家文物局网站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党的红色基因在这个城市里传承不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启“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历史时刻,6月10日下午,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主会场活动在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为进一步践行“文物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初心使命,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浓厚氛围,上海市将组织上百个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呈现出三个突出亮点。

  一、突出红色主题

  《上海红色文化地图(2021版)》(以下简称地图)正式发布。地图目录以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汇编整理的600余处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五四运动起始至上海解放为时限,含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优秀历史建筑和立碑挂牌的红色革命旧址、遗址以及纪念设施,从中选取红色文化资源379处。在版式设计上,创新采用“主图+附图”形式,构成小开本套装组合。主图正面标注379处点位,背面印制100个重要点位的图片;附图(《上海红色文化之旅》)正面设计了6条红色资源寻访路线,标注红色文化资源手绘图案和交通方式,背面重点推荐若干处对外开放且展示内容较为丰富的红色场馆、旧址。6条路线均可拆分为独立的小地图,便于市民携带使用。同时,以“纸质+电子”形式,配套设计了电子版本,供读者扫码浏览。地图在线下出版发行后,电子版地图同步上线使用。届时全市的博物馆、文化馆将限量免费赠阅纸质版地图,并鼓励市民扫码使用电子版地图,在“七一”到来之际掀起一轮打卡红色文化资源的热潮。

  “上海市革命旧址优秀修复人”名单正式公布。为有效发挥革命旧址修复人在保护革命旧址、传承红色基因中的模范先锋作用,生动鲜活讲好如何保护、修缮、传承革命旧址的故事,为党的百年大庆记载伟业、展示辉煌,经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指导,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于今年5月开展了“上海市革命旧址优秀修复人”推介活动。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从事革命旧址修缮工作的一线从业人员为推介对象,接受单位名义推介申报。经协会遴选、专家评审及公示等程序,推举出“上海市革命旧址优秀修复人”6名,其中施工类3名、设计类2名、监理类1名。本次推介活动中,申报人员均为工作在第一线工地的施工设计监理人员,对革命旧址的修复起到最直接的作用;推举出的“优秀修复人”均为长期从事文物保护修缮,特别是革命旧址修缮工作,业绩累累并获得大家认可的领军人物;“优秀修复人”所主持的保护修缮工程项目,都是重要的有影响力的革命旧址。

  二、突出示范引领

  宣传推介10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理念和方案,在历史环境中如何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做出不少有益实践。今年,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继续主办第二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推介活动,共推选出10个示范项目,它们分别是:中共一大会址(含博文女校)保护修缮工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修缮工程、上海茂名路毛泽东旧居保护修缮工程、孙科住宅保护修缮工程、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格致楼保护修缮工程、上海市肺科医院叶家花园保护修缮工程、天平街道“邻里汇”(乌鲁木齐南路64号)保护修缮工程、修道院公寓(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展示馆)保护修缮工程、淮海大楼保护修缮工程、上海宋庆龄故居预防性保护项目。这些项目作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活化利用以及预防性保护典范案例,进一步宣传推广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典型做法和经验,用专业引领推动文物保护质量提升。

  三、突出为民服务

  上海“建筑可阅读”联盟成立。2018年上海启动了“建筑可阅读”工作,多年来基础不断夯实,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效益持续凸显,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一张文旅“金名片”和重要的民心工程。为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建筑可阅读”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建立“建筑可阅读”品牌的共建共享机制,汇聚各方力量,激发市场潜力,进一步提升“建筑可阅读”服务的感受度和满意度。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全市16个区文化旅游局共同指导、推动组建上海“建筑可阅读”联盟正式成立,“建筑可阅读”logo也同时对外发布。联盟成员单位由“建筑可阅读”相关建筑业主单位、建设企业、文商旅企业、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社会组织、新媒体平台等组成。

  五个新城增设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点。自2017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目前5家鉴定咨询服务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作为另外一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也将从今年遗产日起,扩展至五个新城,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青浦区博物馆、嘉定博物馆、松江区博物馆和奉贤区博物馆增设鉴定咨询服务点。6月12日,将在青浦区博物馆率先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