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3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5-11-10 15:07
来源: 上海市文旅局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113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尊敬的江晨代表:
您在今年年初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提交的《关于以搭建青少年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为突破口打造上海文化旅游新名片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的这份建议提出通过搭建更多青少年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在解决本市青少年艺术交流缺乏平台、群众缺少触手可及的优质文化产品的结构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提升艺术教育品质,并将这些活动打造成本市文化旅游新名片的想法另辟蹊径,很有启发性。围绕您建议中“丰富展示平台”“搭建交流平台”和“打造网红打卡点”的具体建议,经我局与徐汇区政府、共青团市委等单位共同会商,现有以下情况与您交流:
1.关于展示与交流平台
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那样,上海具有厚重的文艺气息、优质的教育资源、成熟的演艺市场和良好的受众基础。市区两级文化旅游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都高度重视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展示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本市各类主体每年举办的各类青少年艺术赛事与交流活动逾百项。
市文化旅游局高度重视在本市品牌性节庆活动中为学生艺术团搭建更多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例如,由上海交响乐团和市教委自2010年起联手创办的上海夏季音乐节(简称MISA),每年都为全市各类学生艺术团体提供4-5场在专业剧场演出的机会,十余年来陆续孕育出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上海学生合唱团、上海学生民族乐团等3支市级学生艺术团体,涵盖了交响乐、声乐、民乐等多种音乐表演形式。十五年来,上海夏季音乐节为学生团体提供了近70场的演出机会,为青少年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以轻松化趣味性强的方式普及高雅音乐,助力学生提升美育素养,还推进学校美育“艺术+”融合发展,在扩大文教结合双向服务辐射效应的同时,展现出上海学校艺术教育风采及成果。
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节品牌之一,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始终致力于发掘和培育音乐新生力量,通过分层级、多维度的扶持体系搭建艺术成长平台。刚刚结束的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共有26台主体演出首次亮相,“首演首秀”比例超过45%。其中,“阳光下,童声里”全国优秀少儿歌曲演唱会首次在上海举办全国性少儿歌曲展示,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少儿合唱团、演唱组合以及“小金钟”优秀选手等800多名青少年,共同唱响了属于新时代少年儿童的优秀原创歌曲;“新时代,新上海”原创歌曲征集吸引到全国近2000多位音乐界人士踊跃参与,共收到9438首原创歌曲投稿,总计27万余名网友参与投票。最终,《伟业》《初心之光》等25首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其中既有有阿云嘎、毛不易、平安、屠洪刚等明星献声,也有“文艺两新”歌手和青少年学生的演唱,以其鲜明的主题性和艺术性,成为新时代上海精神的音乐注脚;“艺青春”汇集了上海市近来在金钟奖等国家级赛事中崭露头角的新锐声乐力量,以横跨中西的声乐佳作、多元交融的艺术表达,向观众呈现新生代声乐人才的蓬勃朝气;“闪耀新星”系列演出聚焦新一代音乐艺术家的崭新风貌,来自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年轻一代音乐新星,在此平台上绽放音乐热情与无限创意。
而作为本市唯一的国家级常设性综合类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连续两年携手上海市教委,共同举办“海内外优秀青少年剧(节)目展演”活动,支持“合唱、交响、舞蹈、戏剧”四个学生艺术联盟,来自100余所学校的400余名学生先后走上艺术节的舞台,为促进上海乃至全国青少年美育教育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贡献力量。
在人才交流与培养方面,市教委十二年来持续支持上海学生合唱团及联盟举办国际大师班,邀请合唱界国际权威专家授课,对标国际水准提升全市合唱教育整体水平。先后邀请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安德烈教授,世界合唱理事会匈牙利代表、前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柯达伊研究所卡塔琳·凯什教授等前来为联盟成员单位教师授课,联盟大师班凭借顶尖的专家资源、浸润式的授课方式、开放的互动平台,卓有成效地提高教师指挥技能与合唱教育水平,成为学生合唱联盟最具影响力的合作项目。
此外,市教委还通过上海国际青少年合唱博览会等活动,持续推动中外青少年合唱团体开展互访与合作,促进美育成果互鉴和文化创新。上海学生合唱团聘请澳大利亚合唱指挥家史蒂芬·李克、香港儿童合唱团音乐总监霍嘉敏、韩国指挥家金禧徹、丹麦指挥家伍弗·莫斯特等专家担任客席指挥,并先后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联办音乐工作坊,开展艺术教育战略研讨,与新西兰国家青年合唱团携手创排《茉莉花》并在夏季音乐节学生合唱专场演出等。2024年,上海学生合唱团赴新西兰参加第12届世界合唱比赛,斩获童声组和有伴奏民谣组两项金奖,向世界展示了上海青少年的卓越水准和自信风采。
团市委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青少年的发展,扎实开展各类体艺、文化活动,积极搭建青少年活动平台,组织开展青春歌会、乡村音乐节和上海大学生十大歌手欢唱大会,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参与身边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推动海派文化发展、增强青少年艺术素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高度重视青少年文艺发展和青年文化艺术需求,选树一批为广大青年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的青年发展型街区、社区、园区、楼宇等场景,提供了多元化公共文化产品。
在区级层面,各区也都积极搭建青少年艺术交流和展示平台。例如,徐汇区积极开展各类高质量、专业化的赛事活动,致力于为青少年群体搭建优质的展示平台与交流渠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阿卡贝拉音乐大赛。该赛事在上海阿卡贝拉大赛品牌基础上提档升级,拓展至长三角区域,并成立长三角阿卡贝拉联盟,形成良好发展机制,助力团队培育提升。大赛特别设置少儿组,为热爱阿卡贝拉音乐的青少年打造了一个专业化、高水准的竞技舞台,8支青少年团队不仅能够展示音乐才华,还与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优秀团队同场竞技、交流学习、拓展视野。
同时,徐汇区还通过诸如长三角地区青少年故事讲演大赛、长三角市民文学创作大赛、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等涵盖语言表达、文学创作、传统文化认知等多个领域的市民文化节各项赛事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挖掘青少年在不同文化领域的潜能。
2.关于打造都市文化和旅游新热点
从去年起,市文旅局启动开展“组团式文旅项目研发宣推走进系列活动”,带着主流媒体与旅行机构奔赴本市各区和各行业板块,结合各区文旅资源禀赋,策划推出市、区两级的“文旅+”“+文旅”类的特色融合类旅游产品,并结合宣传推介,“点面结合”地进一步丰富文旅消费场景,其中不少新场景也都结合青少年的艺术展示和交流需求进行了统筹谋划。
团市委则联合智库机构,指导团徐汇区委深化“音乐街区沿街商业新业态发展导则”编制及运用,着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怀、有文化的青年消费场景。您在建议中特别提到的衡复历史风貌区,就是由团市委协同徐汇区团区委,联合徐汇区湖南路街道深度挖掘开发区域文旅资源重点打造的特色音乐街区。该区域音乐文化底蕴优厚,汇聚众多音乐院团院校、演出机构,是上海艺术与生活融合发展的特色街区之一。基于衡复历史风貌区的独特魅力,徐汇区精心规划并推出特色城市漫步旅游路线,串联起衡山路8号——之禾卡纷花园——东平路——聂耳广场——黑石公寓——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音乐城堡等点位,将城市景观、历史建筑与音乐文化巧妙融合,使人既能欣赏到具有历史韵味的建筑风貌,又能感受到浓厚的音乐艺术氛围,领略多元文化交融之美,为青少年提升艺术修养提供了绝佳环境。同时,徐汇区每年开展复兴艺术节品牌活动,通过打造集音乐、建筑、历史、时尚、美食等多元形式于一体的立体文化之旅,让青少年阅读徐汇衡复“城市建筑之美”,聆听“音乐与建筑的对话”,呈现音乐与建筑跨界融合的魅力。
今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主办方首次举办了“手风琴文化艺术周”。作为音乐节推进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文化周”将手风琴艺术与区域内邬达克历史地标、商圈、校园有机融合,在全市范围举行了30余场提琴系列活动,集艺术展示、文化传播、交流共享、市民参与为一体,呈现了一场真正的全城联动、全民参与的提琴嘉年华。艺术周线下场馆观众超过3000人次,综合商圈、地标等活动总客流超过10000人次,足迹遍布上海音乐学院、兰心大戏院等文化地标,静安张园、普陀环球港、浦东正大广场等特色商圈及上海71路、20路公交沿线。艺术周还联合春秋旅游推出限定旅游产品,以“票根经济”激发消费活力;同时,艺术周创新日与夜“全时演出”模式,上生新所客流同比周末上涨23.5%,荟聚商场客流环比增长18%,打造“观演+打卡+消费”的旅游新体验。
此外,本届音乐节相关演出及公益活动深入“五个新城”和基层社区、商圈、学校,其中“从春天出发·到人民中去”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深入青浦、松江、虹口、嘉定各区,在蟠龙天地、泰晤士小镇、今潮8弄商圈、吴德昇文化艺术中心等地开展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惠民演出,让市民共享城市文化发展成果。
3.未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用好重点文化艺术节庆品牌活动,坚持聚焦主题主线、在广邀名家名团,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同时,服务青少年群体,坚持力推新人新作、坚持在文化艺术盛宴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交流互鉴,着力在“最佳节展品牌”“最佳展示平台”“最佳演艺生态”上下功夫。
今年7月的第16届上海夏季音乐节也将继续为沪上各大学生艺术团体提供面向社会公众的演出舞台,展现其活力与风采。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也将继续加强与上海市教委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学生“艺术交流、分享与表达”的边界,持续放大国际艺术节学生艺术实践平台的辐射效应,不断探索尝试,在教委牵头下共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申报、评审、入选、展演”机制,为促进上海乃至全国青少年美育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贡献力量。
此外,我局还将会同市教委,依托文教结合工作机制,持续为广大青少年群体提供艺术欣赏、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团市委也将持续指导属地团组织,开展面向青年团体的各种活动,例如,以“梧桐先锋—音乐街区治理力工程”为引领,加强“梧桐乐·音乐街区”青年发展品牌建设,深入开展“我为音乐街区做件事”实践活动,通过“午间音乐会”“文化星推官探店”等音乐特色项目送进楼宇社区,为青少年提供展示舞台,让更多青年体验到家门口优质文化服务。
徐汇区也将聚焦衡复音乐街区文化属性,联动公共服务空间、音乐家工作坊等,夯实音乐主题青少年创新实验室服务功能,为青少年打造参与音乐活动、接受音乐美育的平台。同时,加大对街区及文化品牌活动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强与知名音乐媒体的合作联动,拓展街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促使衡复成为上海文化旅游新名片,为青少年艺术展示和交流营造更广阔的空间。
以上,再次感谢您对本市青少年文化艺术培养和本市文化与旅游事业的关心与关注,在今后本市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进程中,还请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5月15日
联系人姓名:叶强 联系电话:23118125
联系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