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0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5-11-10 14:59 来源: 上海市文旅局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100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李飞宇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徐汇滨江“一江一河”滨水优势,助力打造上海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先行区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上海是一座“以港兴城、以航强市”的国际化大都市,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记录上海城市百余年发展脉络,更是未来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承载区。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持续打响“一江一河”游览都市文旅品牌建设,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随着上海水上旅游市场的不断升温,乘船欣赏黄浦江两岸美景也成为来沪旅游打卡的必选项目。

  一是关于打造融合性消费场景。目前,“一江一河”滨水区文商旅体展齐头并进,消费新场景、旅游新热点不断涌现,人流量屡创新高,2024年到访人数已达3亿人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超500场,已经成为代表时尚潮流的首发首秀首展首选地、体验海派文化旅游第一站。为进一步激发活力、拉动消费,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市绿化市容局于2025年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并实施上海市公园、绿地与“一江一河”滨水开放空间设施配建管理导则的通知》(沪规划资源建〔2025〕15号,以下简称《导则》),在“一江一河”滨水开放空间放宽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占比,明确了风貌建筑等存量建筑盘活利用的方法和途径,构建了分段分类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体系,鼓励积极应用公共绿地叠加绿化融合管理要求(G0),为打造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提供了政策指引。后续将以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二期)项目为试点,加快推动《导则》落地落实,明确具体操作途径,为打造“北、中、南”“超级引力场”提供空间载体基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明确,要建设成为人文之城,激发城市文化活力、完善高品质文化休闲设施功能布局,至2035年形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文化艺术场馆和展示平台,每10 万人拥有的各类博物馆数不少于1.5个。为此,市文化旅游局配合市规划资源局于2025年3月正式发布了《黄浦江沿岸地区功能融合发展和空间品质提升专项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为推动世界级滨水区文旅产品提质升级,构建多元精彩的水岸文旅活动平台,推出更多江河联动、东西互动、水岸一体的文旅项目,提出了最新的规划指引。后续会进一步做好上海教育博物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待项目明确后,积极推动项目选址和资源规划相关工作。

  二是关于构建“水、陆、空”交通网络。市文化旅游局会同市交通委积极研究公共交通助力旅游观光,当前,市交通委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公交公益性行业定位,以“优网络、提品质、抓效率、促创新、树品牌”为主要着力点,正逐步构建“更全面均衡、更便捷快速、更可靠准点、更舒适安全、更绿色智慧、更凸显绩效”的高品质公交服务。“轨道交通网+既有旅游线+常规地面公交+定制巴士”已经构成了滨水区域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网,共享单车进一步补充了滨水区域的服务,较好地服务了日常、旅游、休闲的常规及特殊活动的多层次需求。同时,市交通委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地面公交线路,做好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两网融合,试点定制公交等多样服务形式,精准匹配需求,更好发挥精细化治理效能,实施不同区域差别化发展政策,结合多元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线路走向,提质增效。

  三是关于系统性一体化打造品牌。2024年,市文化旅游局指导有关企业推出多个阶段性惠民优惠活动。例如:龙年迎新文旅惠民活动、“5.19中国旅游日”活动、“上海旅游节”主题活动、“进博会”主题活动,代表行业积极参展“中国航海日”、“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推介活动,进一步打响“浦江游览”品牌,提高了黄浦江的标志性和显示度。全年“乐游上海”公众号(粉丝94万)共发布推文2023条,总阅读数超1020万人次;微博发布博文4600余条,总阅读数超7000万次,其中多篇推文涉及徐汇滨江及相关线路和点位的宣传,对徐汇滨江的宣传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专项规划》,徐汇滨江共涉及文博创链、艺文智岸、沪派秀场三个区段,其中徐汇-前滩段两岸总长约10公里,力求打造时尚活力的卓越水岸,强化沿岸地区文体旅商功能融合与品牌塑造,重点带动腹地城市更新与功能转型,后续我局将积极指导属地政府打造水岸联动的旅游休闲街区,发挥都市资源优势,持续拓展黄浦江水上旅游市场。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已在徐汇滨江顺利举行,围绕本次中国旅游日上海市主题活动,徐汇区借龙华码头启用之机,同步举行了新航线游船首航仪式,并推出全新策划的再破苍穹的艺术“翱翔”游——徐汇滨江citywalk主题线路,线路展现了整个西岸由龙华机场和北票码头改造而成全新的艺术空间,它以龙华机场为原型创建,叙述了徐汇滨江从“工业锈带”变身为“生活秀带”的前世今生,延续民航事业、码头工业的历史记忆。通过对《专项规划》原有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开发,以天地为画布,为艺术插上自由翅膀,形成有历史文化印记的带状公共艺术弘扬地。全长约3.5公里的滨江沿岸适合骑行、步行漫游,市民游客全程可参观多处文化艺术场馆,不仅能见证工业遗迹成功转型的历史变迁,还能欣赏浦江两岸的秀丽美景。5月19日,申城观光双层巴士也在西岸亮相,与已进驻的直升机观光一起,标志着徐汇滨江正式迈入“水陆空联动”的全新时代,为上海滨水都市旅游注入蓬勃新活力。

  按照《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一步,市文化旅游局将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交通委等有关单位,进一步提升徐汇滨江发展能级,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示范样本,助力建设上海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先行区。一是持续推进徐汇龙华码头建设,将浦江游览航线常态化延伸至徐汇滨江,推动黄浦江两岸滨水空间南拓北延,完善区域公共交通内外环线建设;二是培育具有特色的旅游休闲街区,探索研究休闲游艇和低空经济,丰富都市旅游场景和线路,合理化西岸业态布局,丰富街区消费形态,不断增强游客体验;三是鼓励并积极支持徐汇滨江引入国际化文旅IP,加强区域展示和营销功能,做好本土深度融合和宣传推广。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5月26日

  联系人姓名:顾蕾                    联系电话: 23118181

  联系地址:黄浦区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