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5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5-11-10 15:09 来源: 上海市文旅局

对市第十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

第115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詹咏代表等:

  您(们)提出的“关于推进五个新城文博事业发展,助力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本市“五个新城”建设的深入推进,文化品牌已成为提升新城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助力新城建设的文化地标,在传承历史文脉、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五个新城的博物馆建设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博物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松江区、嘉定区、奉贤区、青浦区及南汇新城有备案博物馆30座,含6座国家级博物馆,约占全市备案博物馆的20%;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4座,约占全市国家一级博物馆33%。博物馆属性涵盖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文物类所属博物馆与行业类所属博物馆。近年来,上述区域年均两座博物馆位列全市博物馆参观人次前十位。

  二是文博展览供给持续提升。五个新城博物馆梳理文化脉络,深挖馆藏,结合城区历史文化,持续推出精品展览,以品质大展为突破口,破圈引流提升文化影响力。奉贤区博物馆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特展多次获国家文物局、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展览项目。嘉定博物馆、奉贤区博物馆举办的特展入选年度中博热搜榜全国百大热门展览。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奉贤区博物馆等博物馆推出的特展屡获上海市博物馆陈列精品推介展览项目及上海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近年来新备案开放的非国有博物馆上海大来时间博物馆的特展也通过挖掘藏品的文化内涵、创新展览视角获得市级展览推介项目。

  三是文博资源与社教融合创新。五个新城博物馆积极发挥博物馆作为“大学校”的教育功能,融合馆内展览,结合城市文脉,打造研学服务体系、举办民俗文化活动、推出文物游径主题城市行走,成为新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节点,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艺术教育供给,满足市民大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收您提案中的建议,完善文博品牌,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信息化建设,依托“大博物馆计划”,切实将新城博物馆发展纳入上海“博物馆之都”总体建设中。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市文化旅游局与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出台《关于优化本市文化文物事业单位文创开发收入分配激励试点政策的补充通知》(沪文旅〔2025〕64号),扩大文创开放收入分配激励试点范围;区属馆藏资源较为丰富、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的博物馆,可自主申请,经区有关部门审核推荐后,按规定纳入试点。试点单位文创开发收入,可用于加强公益文化服务、藏品征集、继续投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用于对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工作人员进行激励。我局将对五个新城博物馆做好相关指导工作,释放文创激励政策效应。

  二是加大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2024年度已开设博物馆综合视野拓展专题培训班、文物保护综合业务能力培训班、文博行业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博物馆藏品管理专项培训班等班次。在此基础上,今年继续将文物文博专业领域纳入文旅行业万人培训项目,同时加强需求调研,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五个新城博物馆人员提供更多专业培训机会。在政策允许情况下,经所在单位提出、区组织部门同意,协调安排五个新城博物馆的青年骨干到相关市级文博单位岗位锻炼。

  三是组织引导优质博物馆资源输出,持续助力五个新城文化发展。在2021年我局与五个新城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上海博物馆结合自身资源情况与各新城区域特点,制定了支持五个新城文化建设的行动方案,并与区域内奉贤区博物馆、松江区博物馆、嘉定博物馆、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等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在展陈帮扶、考古挖掘、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方面形成长效互联合作机制。

  我局将持续指导上海博物馆、上海文物交流中心等市级文博资源支持助力五个新城,加强交流合作。加大陈列展览帮扶力度,在既有展品支持的基础上,为五个新城博物馆输送特别展览,并量身策划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精品展览,包括《构建南宗——董其昌书画艺术研究》《“秋水长天”——清代单色釉瓷器展》等;持续指导特展资源在五个新城进行轮展,如《片玉钩玄——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玉带钩展》等;深化区域考古保护利用,完善松江考古工作站、福泉山遗址考古工作站、青龙镇遗址考古工作站功能,充分发挥考古工作站在业务工作、考古宣传、服务地方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社教资源合作联动,以“大文创”为导向持续推动市级文博资源在研学活动、社教等方面与五个新城博物馆拓展合作领域。

  四是加强资源数据汇聚,持续建设文旅大数据平台。目前,我局已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向社会公布各馆馆藏一级文物名录。我局将夯实文旅数据底座,推动形成博物馆藏品语料库,研究建设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平台的可行性,推进包括五个新城博物馆在内的文博资源共享和联动,为文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五是强化资金保障力度。我局将积极与财政、民政等部门沟通,拟参照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模式,探索建立本市文物保护基金会。通过文物保护基金会,一方面提升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水平;另一方面,在各方协同下,加大对远郊地区博物馆策展支持力度,推出更多高质量文化产品。

  再次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4月28日

  联系人姓名:朱慧雨                    联系电话:23118268

  联系地址: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