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0549号提案的答复
2019-06-27 08:31
来源: 上海市文旅局
办理结果:留作参考
任一鸣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上海提篮桥犹太人聚居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指出提篮桥街区是最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标准的遗产地,建议尽快完善该街区遗产保护机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基础上,推动上海犹太人聚居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进程。
推动上海提篮桥犹太人聚居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议的想法很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确实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最佳手段。然而,诚如你们所说的,尽管提篮桥街区已被列为上海历史风貌区,得到一定的保护,但是,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要求,提篮桥街区目前遗产构成要素不完整,遗产定位不明确,物质要素与历史记忆的保护程度不足,遗产价值的阐释与展示相对较缺乏,与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本市具有犹太历史纪念意义或史料价值的建筑遗存主要集中在虹口区,计14处,包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虹口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文物保护点2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4处,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位于长阳路62号(原华德路62号),为犹太摩西会堂旧址,系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将原来在其他地方租屋建造的摩西会堂迁入,成为一所供俄罗斯犹太人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以俄罗斯犹太人为主建立的上海犹太宗教公会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长期设在摩西会堂内(1941年迁至拉都路会堂),为当时的犹太难民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另外一个重要的组织--犹太复国青年组织“贝塔”总部亦曾设在此处。今天的摩西会堂已成为整个上海关于犹太难民历史和实物资料最为齐全的地方,成为犹太人到上海的必访之处。2007年3月,虹口区政府还依据从档案馆发现的原始建筑图纸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内部结构也根据图纸进行了调整,基本恢复至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形态。
根据国家文物局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试行)》,申遗“所在地地方政府是申报工作的责任主体”。虹口区人民政府曾就提篮桥犹太人聚居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事宜开展过前期研究,组织专家论证,最终对照申遗规定要求,认为提篮桥犹太人聚居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性不大,症结在于其完整性、独特性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虹口区政府建议,借鉴“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申请文化遗产的经验,转而申报世界文献遗产,世界文献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成功率可能会更高些。
2015年,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与虹口区档案馆联合申报的“上海犹太难民生活档案”入选第二批上海市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目前,在市档案局支持下,正在积极准备申报第五批“世界记忆中国国家名录”,为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奠定扎实基础。虹口区表示今后将把犹太难民档案的挖掘和利用工作作为“虹口记忆”工程的重要抓手,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宣传效果。
再次感谢您对上海文化文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上海市文物局
2019年5月27日
联系人姓名:周丽娟 联系电话:23128167
联系地址:四川中路276号 邮政编码: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