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国家级非遗的碰撞!《蒸蒸日上》获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
2025-10-20 10:20 来源: 上海嘉定
日前,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大型原创滑稽戏《蒸蒸日上》,在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上获评“优秀节目”。这是上海选送的滑稽戏首次斩获这一国家级荣誉。
作为一部深耕海派文化的作品,《蒸蒸日上》巧妙将“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与“独脚戏(上海滑稽戏)”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合。剧目以一家点心店的历史变迁为载体,串联起两户人家几代人的命运纠葛,展现了上海南翔小笼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创作团队以轻松诙谐的艺术风格与新鲜生动的叙事手法,从独特视角诠释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与民族品牌的发展脉络。
该剧由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与南翔镇联合策划,自2023年启动创排以来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剧组集结了王汝刚、梁定东、舒悦、伊天夫等名家组成的主创团队,由潘前卫领衔主演,陈靓、薛文彬、龚仁龙、张国庆等滑稽戏名家同台献艺。为备战此次戏剧节展演,传承中心再度升级剧本,演员们在排练中对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精雕细琢,力求精准呈现作品内核。
剧情创作上,《蒸蒸日上》实现了多重突破。创作团队深入研究故事四个阶段的时代背景,让剧情更贴合时代脉搏;同时细腻刻画人物性格,使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贴近生活。演出中,《蒸蒸日上》打破滑稽戏传统套路,融入杭州方言、戏曲锣鼓、流行歌曲等元素,近三小时的演出全程笑点密集,轻松诙谐的风格一次次引发全场捧腹。
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著名笑星潘前卫在剧中一人分饰爷爷、爸爸、孙子三角,他坦言这是从业以来难度最大的挑战:“这个角色分量重、跨度大,为了演好它,我们到南翔镇采风体验,深入了解小笼文化与南翔历史,还将话剧、舞剧、歌剧的表现方式融入创作,同时坚守滑稽戏的艺术底色。”潘前卫表示,滑稽戏需要与时俱进,要立足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需求,在坚守与突破中寻求发展。
上海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黄震良认为:“《蒸蒸日上》的获奖为海派滑稽戏的传播创造了良好契机,要继续打磨剧本,实现年年演、常演常新。”
创办于1988年的中国戏剧节,是我国戏剧领域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演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经专家遴选,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最终确定42部优秀剧目入围,涵盖20个戏曲剧种及话剧、歌剧、舞剧等多个艺术门类,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我国戏剧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丰硕成果。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