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文旅商体展融合蝶变,打造长三角文旅新高地

2025-05-26 09:59 来源: 上海松江

  松江,上海西南门户的璀璨明珠,地处长三角的中心,古称华亭,别称云间、茸城、谷水,素有“上海之根、沪上之巅、浦江之首、花园之城、大学之府”等美誉。这里既有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文明曙光,又有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现代活力;既有千年古刹的禅意悠长,又有G60科创走廊的硬核科技。截至2024年,松江坐拥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6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2座郊野公园以及532家酒店宾馆,更以“五谷丰登”产品体系和四季文旅品牌,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的创新标杆。

1.png

广富林文化遗址

  数据跃升:文旅商体展联动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5年一季度,松江文旅产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区旅游收入40.08亿元,同比增长3.3%;接待游客490.4万人次,同比增长13.56%;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额达135.22亿元,同比增长3.31%。“五一”期间,纳入监测的12家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63.73%,同比增长21.02%;纳入监测的2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70.57万人次,其中有门票收入的11家景区营收2179.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76%和33.97%。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松江以“文旅商体展农”全产业链融合为目标的系统性突破。

2.png

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

3.png

上海辰山植物园

  自2024年9月启动全产业链融合战略以来,松江在政策协同、要素整合、场景创新、服务优化等领域持续发力,构建起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商业为支撑、以体育为亮点、以会展为平台的多元共生生态。通过打造“五谷丰登”产品体系和四季文旅品牌,松江不仅吸引了本地游客,更以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成为跨区域消费的热门目的地。

4.png

上海方塔园

5.png

上海醉白池公园

  随着沪苏湖高铁的开通运营和上海松江站建成投用,松江积极承接好西南方向进入上海第一站的客源引流和资源赋能。游客朋友到松江可以漫步广富林文化遗址,探寻上海这座城市的根脉;登临位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沪上之巅佘山,到百年佘山天文台打卡远东第一镜;逛一逛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松江还有覆盖全年龄段的主题乐园:月湖•季高兔窝窝PANCOAT乐园、上海世茂精灵之城主题乐园、上海欢乐谷和上海影视乐园,给大小朋友带来无尽的欢乐;还可以到全球人工海拔最低的酒店,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的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来一场负88米的体验之旅。

6.png

上海天文博物馆(佘山天文台)

7.png

上海欢乐谷

8.png

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

  高能级节展:流量入口与消费场景的双向奔赴

  松江通过打造多元化的品牌活动矩阵,构建城市IP。文化赋能方面,佘山兰笋文化季以非遗技艺唤醒乡土记忆,上海之根文化旅游节串联广富林、仓城老街等文化地标,让历史可触可感;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将古典乐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吸引数万观众在星空下聆听交响乐章。跨界联动则成为松江的“破圈”密码:2025新榜内容节与B站新国辩全明星周末落户松江,吸引年轻群体涌入;全球6G发展大会等高端会展的落地,带动周边酒店、餐饮、景区形成“会展+文旅”的黄金闭环。

9.png

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

10.png

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

11.png

佘山兰笋

  赛事经济同样成为松江的流量引擎。上海佘山半程马拉松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成为城市消费的“导流器”——参赛者可享44项景区、酒店、商圈专属优惠,实现“一场赛事激活全域消费”。在此基础上,松江将“流量”转化为“留量”,通过“五五购物节”“松江食光”美食嘉年华等活动,让游客从“看热闹”转向“真消费”。

12.png

上海佘山半程马拉松

  云间·卉谷迎春花市、番茄采摘节等农旅融合项目,则让市民游客在田园风光中体验“鲜”购乐趣,形成“节展引流、场景留客、消费增值”的良性循环。

13.png

云间卉谷国际花园中心

  业态创新:从“单一门票”到“场景革命”

  松江的文旅商体展融合不止于“物理叠加”,更追求“化学反应”。以一张门票撬动消费链条的案例屡见不鲜: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门票升级为“城市消费通行证”,联动全市82家餐饮、零售、酒店及文旅商户提供专属福利,形成艺术与商业的闭环;DZ9线旅游专线公交将松江枢纽、欢乐谷、佘山度假区、松江印象城等节点连珠成链,游客凭乘车凭证即可解锁7大消费场景优惠,实现“交通票根变消费券”。

14.png

松江印象城

  精准营销策略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针对银发群体推出的4条“乐龄·乐游”线路,融合慢行观光与非遗体验,让老年游客在广富林茶室品茗、在泗泾古镇听评弹;面向大学生发放的“文旅护照”覆盖全区打卡点,掀起青春打卡热潮;与乌南幼儿园合作的上海之根主题研学活动,联动区内各主题乐园、研学基地、露营地、酒店、商圈和农场等,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政策杠杆的运用更显巧思:发放超百万元文旅商体展联动消费券,覆盖102家酒店、22家景区及8条特色线路;松江汽车嘉年华联动购车补贴与文旅福利,最高可享4000元优惠,推动“大消费”与“微度假”深度融合。

15.png

泗泾古镇

 精准服务:从“人找资源”到“资源向人”

  面对文旅消费的提质升级需求,松江以精细化服务构建“软实力”。在交通网络优化上,沪苏湖高铁开通后,“高铁+景区”专线无缝衔接松江枢纽与核心文旅区,共享单车精准投放、公交短驳线路优化,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佘山度假区增设移动餐车与市集,发布美食地图让游客“边走边吃”。

16.png

上海影视乐园

  场景化服务升级则让文旅体验更具温度。广富林希尔顿等高端酒店推出“景区+非遗体验”套餐,游客可亲手制作顾绣或体验十锦细锣鼓演奏;针对境外游客,松江制作英、日、韩多语种宣传片,召开韩国入境游专场洽谈会,并通过国际社交媒体扩大全球曝光。服务细节的打磨,让松江从“景点打卡地”进阶为“生活目的地”。

17.pn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

18.pn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锦细锣鼓

  从“上海之根”的文化底蕴,到“五谷丰登”的产业格局,松江以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融合,诠释了全域旅游的无限可能。这里既有历史与现代的交响,也有自然与城市的共生;既有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有未来科技的想象。对于每一位探访者而言,松江不仅是一座城的名字,更是一段可阅读、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旅程。而这,正是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松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