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看上海“最浪漫”的马路,如何打造甜蜜产业

2025-02-14 17:37 来源: 解放日报

图1.jpg

  红砖红瓦的小洋房,悄然隐掩在树荫丛中;挺拔高耸的水杉树,依次排立在道路两旁。位于虹口区的这条甜爱路,始终在静谧娴雅中散发着浪漫。

  近日,虹口区发布了一条“甜度很高”的新闻——甜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持续聚焦打造“婚俗文化+甜蜜经济”的融合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具有长三角乃至全国竞争力的甜蜜产业集群。

  由此,虹口区成为上海首个主推甜蜜产业的行政区。虹口区之所以提出发展甜蜜产业,基础自然在于那条上海“最浪漫”马路——甜爱路。那么,以这条约520米的马路为原点,该怎样带动一个大产业?

  如何培育独特的文化IP?

  甜爱路的浪漫基因并非凭空而生。

  早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茅盾等文豪在周边活动留下的文化印记,和“姑娘甜爱与小伙祥德”的民间爱情传说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浪漫”底蕴。

图3.jpg

  2018年开始,虹口区启动城市微更新后,中外爱情诗墙面、红色爱情邮筒、爱心红绿灯等场景化改造,使其迅速成为年轻群体的爱情朝圣地。

  许多人一提到甜爱路,就会想到涂鸦墙。涂鸦墙也曾一度引发争议。其中的文字千姿百态:除了示爱的诗句,也不乏XX到此一游,或者是偶像的名字。

  “涂鸦”也是一种独特的马路文化,只要能有序引导,应给予包容。如今,甜爱路就留下了特定的手写留言墙,游客可以在墙上用马克笔留下“墨宝”,工作人员定期可拭擦。此外,还有颇具创意的艺术墙绘等。

图4.jpg

  但甜爱路的马路文化显然不能限于“涂鸦”。

  刚刚过去的首个“非遗”春节,再度掀起了传统文化热。而甜爱路本身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完全可以继续深度挖掘。

  比如,做足“姑娘甜爱与小伙祥德”的民间爱情传说相关的文章,并推出一系列衍生品,让其为更多人所知晓;挖掘更多的历史名人与甜爱路相关的故事;鼓励更多艺术家以甜爱路为背景进行艺术创作,通过雕塑、壁画等公共艺术装置展现甜爱路的爱情文化和历史故事等。

  青藤美术馆馆长卢志刚建议,可依托虹口老建筑和宜人街区,形成复古与时尚碰撞的浪漫场景,或打造主题花园式婚恋空间,满足不同新人对空间的需求。

  此外,印象较深的是去年七夕时,在中国证券博物馆内,上海书法名家为十对新人书写结婚纪念证书。这个活动在虹口已举行了八届。很多参与的新人,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一份特别的感动。

  这样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如何为甜蜜产业赋能,是今后值得关注的方向。

  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高居国内出游排行榜首位。外滩、南京路、陆家嘴、豫园等多个景点景区继续迎来大客流。

  不得不说,相比那些更知名的马路景点,甜爱路的知晓度并不高。翻看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甜爱路也从来不是爆款,往往出现在“追寻鲁迅足迹”“小众路线Citywalk”“人少又好拍”的帖子里。

图5.jpg

  如何提高甜爱路的知名度?对于这条主打婚恋文化的马路来说,抓住年轻人必定是关键。

  2023年底,虹口区甜爱路结婚登记分中心启用。不同于一般的婚姻登记处,这里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不办理离婚手续,并以“爱”为主题,设立了多个功能区域,可满足年轻人打卡需求。根据虹口区的计划,甜爱路街区将建设3处标志性街景,开辟10条婚旅路线,打造100个网红婚旅、旅拍目的地。

图6.jpg

图7.jpg

在甜爱路结婚登记的新人。蒋迪雯摄

  甜爱路若要打造甜蜜约会婚旅的首选地,除了硬件的提升,还需要更有效地满足年轻人的情绪价值和氛围感需求。

  比如,年轻人求婚喜欢直播、领证要有短视频,从而获得生活中的仪式感并满足自己的分享欲。甜爱路婚登中心可联合更多商户提供求婚、领证中的直播、视频服务,以及满足婚庆筹备过程中的商品实物消费。

  再比如,年轻人喜欢新颖、有创意的东西,也是二次元、谷子经济的主要消费者,这其中的空间很大,甜爱路有没有可能抓住这些需求、结合甜蜜元素做更多文创、文旅的文章?

  又比如,可打造年轻人热衷的个性化品牌活动。2月14日、5月20日、七夕节等重要节点,可与互联网平台、品牌方等多元市场主体合作,在甜爱路举行新品首发,邀请明星、网红等现场参与,再通过社交媒体推广,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婚恋需求。

  如何让甜蜜产业形成气候?

  若想甜蜜产业形成气候,必定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小的甜爱路。

  甜爱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由于道路制约,两边无法开店。这就需要拓展更多的周边小马路店铺,在甜爱路及周边形成更多浪漫的载体,才能将浪漫的影响力溢出到更远的地方。

  在规划中,除了甜爱路,虹口区还拟建设多伦路、甜爱支路海派文化婚纱摄影基地2处,落成区域文化特色代表性甜爱元素文化载体5家,点亮都市风景,提升城市宜游性。

  虹口区甜蜜产业联盟目前已招募89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入,既有婚宴策划、蜜月旅行等婚庆企业,也有酒店餐饮、现代商贸等关联企业,还有文化创意、金融单位等多个领域,计划三年扩充至120家。

  据了解,得物将在“520”“七夕”等节点,联动明星大V策划推出礼品清单;松下电器既有为新婚家庭设计的小家电,也有助力银发经济的适老化电器;厦门国际银行虹口支行面向情侣推出甜蜜卡号,面向新人家庭发放装修、翻新等房屋消费类贷款。

图8.jpg

图9.jpg

虹口甜蜜产业联盟相关产品。

  在北外滩河滨大楼开了30余年的新艺花行,也成为甜蜜产业联盟成员之一。新艺花行创始人王兴国表示:“针对甜蜜产业,花行可以借助国际设计师,针对不同顾客需求,提供不同档次的鲜花;也可以借助国际会员单位,满足顾客出海婚庆需求。”

  眼下,新艺花行已在一江一河的交汇处北苏州路,办起北外滩河缤花市,为北外滩增添了更多甜蜜元素。

  去年的国际邮轮节上,虹口区在北外滩还启航了“海上甜爱路”,推动邮轮经济与甜蜜产业深度融合。

  其实,在当下的城市更新中,比物理空间改变更重要的,是构建情感连接。从甜爱路这条小马路拓展开去的甜蜜产业,留给人们的未来想象空间很大。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除了目前的相关企业,未来还可扩展至更多的时尚、珠宝设计、潮流品牌等高价值产出企业。而发展甜蜜产业,也要对相关人才予以足够重视和规划引导。

  从国外的案例看,一条马路之所以能走红、能带动一个产业,大多与人才密不可分——

  英国伦敦的卡纳比街原本很普通,从20世纪年代开始成为时尚设计师和潮流品牌聚集地,也成为旅游胜地;日本东京的猫街,也因为吸引了众多街头时尚品牌和独立设计师入驻,在社交网络上走红,随着人流量增加,周边商业随之发展。

  去年年末电影《好东西》的线下打卡快闪活动,就特别选择了甜爱路。不仅路两旁的树木被装点上蝴蝶结,出现了电影同款涂鸦墙,连斑马线上也出现了电影金句:“如果能让你开心,就是好东西。”

  让你开心,或许也是甜蜜产业的真谛。

图10.jpg

斑马线上的电影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