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邀您云赏“花鸟”
2022-04-12 11:09 来源: 周到上海
春天到了,百鸟用歌声迎接春天,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也特地为大家策划了“谛听天籁——万芾当代工笔花鸟画展”,市民可通过博览馆的微信公众号欣赏线上预展,一起迎接春天。
《东方罂粟·斑鸠》
《白玉兰·麻雀》
《桃花·桃脸牡丹鹦鹉》
《郁金香·红耳鹎》
《樱花·红嘴相思鸟》
万芾是海上实力派花鸟画家。她在传统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对于自然的观察、都市生活的感受融合于创作中,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工笔花鸟画风格。本次展览分以“谛听天籁”为主题,对万芾这十几年来的创作和实践做了学术梳理,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家是如何进行传统工笔花鸟画向当代的转换。
展览的第一个板块是万芾以“百花百鸟”为主题的作品,这批作品2021年曾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过,是第十届花博会的一个延伸展览活动。
《百合·金丝雀》
《三角梅·橙头地鸫》
《绣球·白腰朱定雀》
《朱顶红·黄颊山雀》
《睡莲·红尾水鸲》
万芾具有深厚的花鸟画写生基础,通过对花与鸟的仔细观察,她在传统工笔花鸟画注重“以形写神”的同时,对“随类赋彩”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色彩的浓淡之间做了恰到好处的处理。画面至简处而不空,至繁处而不塞,体现了她对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理解。这批作品不仅仅是花与鸟的对话,也是艺术家与自然的对话。
《茶花·攀雀》
《芙蓉·黄喉鹀》
《三色堇·虎纹伯劳》
《菊花·戴菊》
《喇叭水仙·银胸丝冠鸟》
第二个板块“市·影”是艺术家对传统进行转换的当代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艺术家对待传统的态度,以及如何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找到一个创新的点。
水墨画自1990年代以来,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在当代水墨的道路上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相比之下,工笔画的发展却步履维艰。如果说笔墨当随时代,那么,传统花鸟画如何通过创新反映我们当下所处的生活与环境?这是艺术家在创新实践中的着眼点。
《谛听天籁》
《湿地》
《市·影(三)》
《市·影(一)》
《市·影(五)》
在“市·影”系列作品中,背景不再是大自然,而是城市中的一幢幢建筑。艺术家把花、鸟以形式构成的方法置身于建筑空间中,无论是花、鸟还是建筑,都做了简约化处理,背景中光的表达,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鸟与鸟之间虽然没有关联,但是可以让我们思考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重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个板块是一件互动装置作品。大家将看到不同形态的小鸟和蝴蝶穿梭于花簇之中,与顾村公园的樱花春色相映成趣。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