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展览追寻红色记忆、展现宝山风华

2022-01-14 16:59 来源: 上观新闻

手稿.jpg

  宝山本无山,为何以山命名?在侵略者的炮火下,中国最早的大学城区之一宝山吴淞的一只石狮子,又为何成为“新闻主角”被记录下来?

  日前,为纪念宝山命名610年,一场以“宝山风华”为题的文献史料手迹展在宝山区图书馆开幕,带领人们穿越610年时空,聚焦这片热土的过去与今朝,深入挖掘宝山的历史文化记忆。

展览现场.jpg

展览现场

  一张拓片引出宝山得名背后的故事

  “这块碑记录了宝山之名的诞生,这次展出的拓片也很珍贵,由专家早年在原碑上拓出来,这次专门借过来展览。”

  站在“御制宝山碑”拓片前,展览策展人、宝山区作协副主席唐吉慧介绍起宝山得名的故事。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负责海运的平江伯陈瑄在长江出口的南岸修筑了一座土山,土山300多米见方,百米左右高。据说,当地百姓过去曾隐约见到有座山在海滨出现,修筑的土山恰是发现山影的地方,因而民间将它传说为了“宝山”。“宝山”上设有烽火台,白天燃烟,夜间点火,虽距海30里,但视野辽阔,目标显著,作为航海标志为海运提供了安全保障。明成祖朱棣深知“宝山”的重要,因为永乐二年(1404年)吴淞江疏浚后,吴淞口成了由南向北海道运粮的起航地之一。于是,在1412年,明成祖亲自写下碑文,并命人勒石成碑,即“御制宝山碑”。

“御制宝山碑”拓片.jpg

“御制宝山碑”拓片

  据唐吉慧介绍,此碑开始立在宝山,后被江水冲毁过几次,于1928年被移至当时的川沙县“高桥公园”,现存立于上海浦东高桥中学校园的 “明御碑亭”内,作为市级文物保护。

  1412年距今610年,日月几经更迭,江河几经变迁,“宝山”虽已沉入历史,宝山依然悠久如同乾坤,在新时代更闪耀出新的光芒。

  英烈牺牲一年前,亲笔写下的手稿

  此次展出的60件文献资料,许多都与中国近现代史中的著名人物相关,但当记者问及唐吉慧哪件展品最来之不易时,他将记者引向展厅中央,来到了冯国华《论积极除奸与长期抗战》手稿展板前。

  冯国华是谁?在此前宝山区文旅局牵头区作协开办的 “宝山风华”专栏中,唐吉慧曾撰文追溯过这位英烈的故事。

  1901年,冯国华出生在宝山城厢一户农民家庭,靠母亲省吃俭用才读的书。师范毕业,冯国华当了小学教师,两年后到宝山教育局工作。“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冯国华投笔从戎,加入了抗日救国运动的队伍之中。他招收上海近郊各县失业教师和失学青年500多人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和军事训练,结业后组成游击队,在上海、松江、青浦一带打起了游击战。

抗日英烈、英雄冯国华.jpg

  1938年10月5日,冯国华在市区“王家沙”附近的一家旅店里陪家人吃了一顿饭。第二天,他与在松江农村打游击的某旅第一团张团长同赴松江。深夜12点,约500多名日伪军包围了他们。冯国华与张团长带着游击队员奋起还击,终因众寡悬殊,弹尽援绝,除一名游击队员生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冯国华时年38岁。

  1985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冯国华为革命烈士。2020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公布为著名抗日英烈、英雄。

  冯国华1938年牺牲,此次展出的15页手稿写于1937年9月25日,字字句句都是他率领游击队员抗日救国的真情实感。

  “我是一个两度狠遭亡县的宝山县城里人,‘一二八’之役,在大炮飞机之下,过了五十余天的生活;这次因为职务关系,于闸北发生战事的前一天离开宝山城,至今天天留心家乡的事情,结果是人亡家破,不堪回首。”

  在手稿前,唐吉慧仅读了个开头,在场的人便无不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手稿上首页右侧还留有一行毛笔字,“殉国者之遗著”、“叙关于汉奸事甚详确”,经确认后,系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所写。黄炎培生于1878年,虽然长冯国华23岁,两人却有着深厚的交谊。冯国华牺牲时,黄炎培正在香港前往广西梧州的船上,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才见到这份手稿,怀着人琴之恸,写下了那几行字,继而加以装订,作为史料收藏了起来。

  石狮“面带嘲笑,蔑视着侵略者”

  宝山图书馆5楼的展厅不大,但60件展品所包容的文化历史,令人不得不放慢脚步,细细观看。

  据了解,展览共分为“红色之光”、“人文之光”、“教育之光”三个部分。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两次国内革命战争,从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无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宝山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宝山厚重的历史。因此,展览第一部分为“红色之光”,展示了1949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解放军攻占吴淞宝山新闻、1965年2月28日《解放日报》刊发“吴淞口民兵神枪手”报道、1970年代好八连在吴淞照片等文献。

  唐吉慧介绍《解放日报》刊发“吴淞口民兵神枪手”报道。.jpg

唐吉慧介绍《解放日报》刊发“吴淞口民兵神枪手”报道

  第二部分“人文之光”介绍了宝山历史中,涌现出的政治、经济、文学、书法界的优秀人士。比如,展示了清朝末期著名词人蒋敦复书法作品,以及中国近现代史著名的袁氏三兄弟袁希涛、袁希濂、袁希洛手迹等。人们还可以看到抗战时期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与胡适、梅贻琦、冯友兰摄于西南联大的合影,以及吴淞铁路、张庙一条街等见报文献。

  宝山吴淞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城区之一,第三部分“教育之光”呈现了一百年前吴淞炮台湾数平方公里内,陆续建成的多所大学的旧闻。例如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公学、同济大学前身“同济医工专门学校”、中国公学、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的前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上海水产大学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政治大学等。展品之一的一张新闻照片,呈现了吴淞中国公学在空弹药箱的包围下,屹立在台阶上“面带嘲笑,蔑视着侵略者”的画面。

屹立的石狮子.jpg

屹立的石狮子

  展览特别展出了宝山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题词: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精髓。

  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继续在高校图书馆、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等场所开展文献史料手迹展巡展外,未来还将出版专题文集,并通过讲座及研讨会的形式,追溯宝山记忆,传承“宝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