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主播“加盟”第一财经广播内容生产

2023-11-01 16:36 来源: SMG发布

  一档时长1小时的日播类广播财经新闻节目制播,所需要的最低人员配置是多少?过去这个答案是5人。如今凭借AI主播、智能分拆、定制分发等数字化技术的新助力,一档节目的内容生产仅需2人就能完成。今天,一起来探访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财经广播节目制播的背后。

  创立于2002年的《中国财经60分》是第一财经广播每周一至周五晚18:00-19:00直播的财经晚新闻节目。21年来,节目坚守主播台角色,与全国多地经济广播联动制作,并先后落地25家省市电台。节目分设“头条点评”“财经资讯”“市场聚焦”“全球扫描”等多板块,每日追击最新最热经济话题,解读宏观经济政策及数据,探讨前沿经济思想,把脉全球资本市场,一直以“国字号”财经专业特色见长。

《中国财经60分》节目落地全国25家省市电台.jpg

《中国财经60分》节目落地全国25家省市电台

  为契合媒体转型需要和互联网传播特色,《中国财经60分》节目与阿基米德平台深度融合,凭借多项新技术、新应用、新平台,打出数字化生产组合拳为节目制播赋能,从而实现内容生产流程的融合再造,为内容创作加力,构筑“财经融媒轻骑兵2.0版”,完成新的蝶变和转型。

  虚拟主播补位,成就有“声”力量

  今年初,第一财经广播确立了“互联网+技术”的内容创新探索路径,焕新升级节目样态,以精简高效的人力投入,高质、高速完成海量资讯搜罗,完成多样声音素材收录,呈现节目的最佳制播。

  在此过程中,第一财经广播依托阿基米德所开发的“虚拟主播系统”,成功取代多个时段的真人主播,通过不断尝试资讯类内容的快速生产和编发,已成功积累一定经验。

编辑对AI主播发布播报“指令”.jpg

编辑对AI主播发布播报“指令”

  目前,这一系统所孵化的频率数字孪生AI主播已增至3位。在编辑的“人工干预”下,数字主播能快速高效地完成新闻及报道的播报和发布,大大充实了节目组的有“声”力量,也完成了对人力、内容和节目样态的“补位”,加快数字化内容生产的进程。

  智能化分发,打破时空限制

  除了AI主播的替代,节目组在传播形式上也下足功夫。通过阿基米德平台AI智能技术下的“智能拆条+语音转文本”功能,《中国财经60分》得以在每天播出后的第一时间便实现对节目精彩片段的精准定位、拆解和即时分发。内容以短音频形式的听单推送,实实在在地做到“多快好省”“先声夺人”。借助于新媒体互联网平台,节目突破了时空限制,不仅打破了广播的线性传播规律,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随时点听,受众也不再受制于节目的固定时间和频率。

精彩内容可即时进行拆解分发.jpg

精彩内容可即时进行拆解分发

  与此同时,《中国财经60分》还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搭建起了与观众互动的桥梁。观众可以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与节目组、主持人和嘉宾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节目组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观众留言、点击量等数据,了解观众的喜好和关注重点,从而更加精准地定位节目内容和形式,提供更加符合观众需求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从而形成了凝聚品牌吸引力影响力、培养和聚合新用户群体的新阵地。

  融媒轻骑兵,打造广播新闻制播2.0

  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之下,《中国财经60分》这样一档集热点专题、新闻报道、财经资讯、政策解读及全球市场点评为一体的日播类新闻节目,通过数字孪生AI主播的加持,节目主持人由原先的2人精简到了1人,同时还兼任记者、编辑。在仅搭档1名编辑的情况下,整个一小时的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不再只是播音员的角色,更是节目的主角和灵魂。

主持人+编辑2人完成节目制播.jpg

主持人+编辑2人完成节目制播

  《中国财经60分》敢于求变,用新技术的加法、新技能的加法、新模式的加法,打造出了传统财经广播新闻制播的“融媒轻骑兵2.0模式”,实现了减员不减质、加量不加时。如今这支“融媒轻骑兵”试水初显成效,在有效降低制作成本、科学高效提升制播数字化进程的同时,节目多次登顶第一财经广播节目收听率榜首。广播端市场份额可达10%,每日重点内容和热点话题更持续向第一财经广播早间财经资讯节目《财经早点》、上海新闻广播《今晚》《990早新闻》以及全国多地经济广播各档新闻节目输送。

  第一财经广播总监顾洁表示,通过“数字化文化”发展理念的引领,新技术、新平台的赋能,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革新了节目制播形式,更大大降低了节目内容的制作成本,同时焕新升级的节目样态也为用户带来了财经类节目收听的全新数字化体验,充分发挥了SMG全媒体生态优势,持续扩大品牌价值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