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延伸出文旅新生态!“周同学”与上海共创都市文旅消费新场景
2025-10-17 10:14 来源: 文汇报
10月12日,随着最后一班“寻找周同学”主题公交车驶回站点,这场持续近一个月的上海秋日文旅盛宴正式收官。作为上海旅游节的重要活动及周杰伦2025“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上海站的延伸活动,“乐游上海 寻找周同学”由久事文传与巨星传奇联合打造,以周杰伦官方二次元IP“周同学”为核心,充分发挥久事集团在文体旅交的资源优势,构建起覆盖上海、辐射周边城市的沉浸式打卡网络。
这场活动不仅为申城注入了粉色青春活力,更以“潮流IP赋能城市文旅”的创新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活动总参与人次近145万,线上官方活动触达人次超2000万;全网曝光量超3亿;主题交通出行人次超22万,主题游船上座率达97.5%;六大打卡点客流平均提升30%,营业额平均增长18%。
六大打卡地标各展风采,粉红记忆遍及全城
静安大悦城粉色摩天轮与“周同学”同框、永源路街区的花海告白气球、半马苏河公园的粉色运动场、东方明珠前的地标联动,以及上海博物馆内融合青花瓷元素的文艺版周同学……多样场景吸引年轻群体与歌迷纷纷开启“寻找周同学”的城市打卡city walk。六大打卡点周同学快闪店总人流突破3.2万人次,部分限定周边开售即告售罄;静安大悦城、美罗城等核心商场客流平均提升30%,营业额平均提升18%。
10月4日至7日,美罗城户外的巨型球体屏幕呈现“粉月奇缘”,“周同学”主题画面点亮夜空,成为上海中秋打卡的名场面。10月6日至12日举办的“屿光荟集·周同学限时市集”,提供“吃喝玩乐购”一站式体验,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首次采用立体交通网络,成效显著,主题出行成热门选择。活动联动久事公交打造6辆周同学定制涂装的主题公交车,以每小时一班的频次,串联起东方明珠、静安大悦城、永源路街区、美罗城、半马苏河公园及上海博物馆六大打卡点,累计承运乘客近六千人次。
同时,为配合活动体验更特别推出六款不同设计的主题车票,不仅享受活动期间无限畅乘,更融合场景打卡、抽奖互动与商户优惠权益,上线后迅速引发抢购。陆上场景中,上海城市酒店和强生林客房车营地在国庆期间推出周同学主题互动装置及主题活动日;滴滴出行推出 “周同学专车”和粉色共享单车,满足短途出行需求;同时携手苏州地铁在指定站点设置轻量互动场景,拓展跨城体验边界。携程App同步上线“寻找周同学”打卡任务,用户通过集章即可兑换实体惊喜,累计吸引近13万人次参与。
水上航线同样表现亮眼。久事旅游旗下苏州河和浦江游览主题游船及主题轮渡,三船联动,以周同学主题船舱和巨型IP合影装置为亮点,打造“流动的打卡空间”。数据显示,活动期间主题航班上座率达97.5%,较常规航班高出约15%;中秋、国庆假期,浦江游览相关班次更迎来客流高峰,成为市民游客赏月观景的新选择。
空中方面,活动联合金鹏航空打造“深圳—上海”周同学主题航班,从机舱装饰到专属服务均融入IP元素,为跨城参与活动的粉丝带来沉浸式旅途体验。
从陆上穿梭的“寻找周同学”主题公交车,到水上漫游的粉色航线,再到翱翔天际的“寻找周同学”主题航班,本次活动首次构建了 “陆上串联、水上漫游、空中衔接” 的全方位立体体验体系,将IP氛围融入多元出行场景,超22万人次参与使用上述交通工具,成为众多周杰伦粉丝和歌迷打卡的“必选项”。
跨界融合赋能升级,文旅商体演深度联动
在打造城市文旅新场景的同时,该活动还联合消费、体育与艺术等多个领域,实现跨界共振。体育方面,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实现了“体育+文娱”深度破圈:在赛场落地“周同学×大狮”联名雕塑,身着运动装的周同学与赛事官方吉祥物“大狮”并肩击掌、手持球拍,传递“竞技与团结”精神,成为赛期热门打卡点;联名产品围绕“网球文化融入日常”设计,推出的可旋转冰箱贴、亚克力立牌、网球摇摇乐等产品,成为粉丝观众群体中炙手可热的时尚单品。赛事期间现场总人次达25万,吸引体育观众与IP粉丝双向奔赴,为“寻找周同学”注入运动活力。
艺术方面,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由上海博物馆和巨星传奇主办、久事文传协办,并特别邀请方文山先生担任文化创意顾问的“了不起的老祖宗——周同学的时空奇遇记”主题艺术秀创新实现了“传统文物+潮流IP+数字科技”的跨界融合,圈粉大批年轻人。艺术秀以“周同学”为叙事线索,将12件馆藏珍贵文物与现代科技深度结合:通过AI光影营造沉浸式文物场景,借助全息投影精细还原文物细节,设置VR修复体验让观众 “亲手参与文物保护”,更搭配机器人互动、NFC数字抽卡等趣味环节。活动不仅让观众直观感“科技与文物的碰撞”,更激发社交分享热情。
此外,中秋期间联动TX淮海设立 “粉色月亮” 打卡点,打造 “连卡佛快闪店”,为粉丝提供IP周边近距离体验渠道。
联动多元场景,打造城市文旅新范式
本次活动整合了多方资源,深度融合了久事集团内部的城市交通、体育产业、文旅产业板块资源,更联合了众多商业、艺术及交通等领域的外部合作伙伴,围绕“周同学”IP进行了深度共创,为城市文旅新场景注入了鲜明的文化灵魂与蓬勃的商业活力。
“寻找周同学”暂告一段落,但属于上海的文旅精彩永不落幕。“IP+”的多元合作模式将持续被探索,丰富的内容供给将推动优质文旅资源向全域延伸,深化各板块融合,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让城市公共空间成为讲述上海故事、传递城市温度、激发消费活力的广阔舞台。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