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韵绕申城,共诉中华情!2025“情系青春”两岸青年文旅交流活动在沪举行
2025-08-27 10:35 来源: 乐游上海
近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25“情系青春,申声不息”两岸青年文旅交流活动在沪圆满举行。本次活动聚焦音乐艺术,由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带领来自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等9所台湾高校的50余位音乐专业学子来沪,与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专业学生组成团队,在沪开展5天4晚的文旅交流活动。两岸青年以乐为媒,在丝竹雅韵与管弦交响的合奏共鸣中,谱写两岸文化交流的青春乐章。
本次活动的闭幕成果展示——两岸高校青年联袂献上的“申声不息”交流音乐会,于8月21日下午在上音歌剧院管弦乐排演厅精彩举行。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一级巡视员崔素香、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庄潜、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冯磊等领导分别出席活动的启动仪式和闭幕成果展示。崔素香在致辞中勉励两岸青年学子在音乐交流中让理解生根发芽,让友谊茁壮成长,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贡献青春力量,为民族复兴挺膺担当。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包宗和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情系青春”交流活动创办7年以来的历程,并期待两岸通过更多音乐与文化上的交流延续情谊、合作发展。
音乐会上,台湾高校学子与上海音乐学院学生默契配合,以专业的演奏技巧演绎多首经典管乐作品。精准的节奏把控与饱满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两岸青年音乐专业人才优秀的艺术素养与扎实的专业功底。本次两岸文旅交流音乐会中,指挥叶树涵特别介绍了两位萨克斯手:台湾东吴大学陈恩廷与上海音乐学院连航德。七年前,两人分别为高一、初一学子,于台湾夏令营遇合结友;如今上海重逢,共奏《下一个天使》。从台湾到上海,从少年到青年,不变的是对音乐的热爱,更是两岸同胞隔不断的手足深情。这场跨越海峡的“音乐重逢”,正是两岸青年以文化为桥、续写交流篇章的生动缩影。
在为期一周精彩纷呈的演出、交流和参访活动中,台湾青年收获颇丰。在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乐团的对弹演出中,两岸青年从音乐专业角度进行深度交流。演出现场,江南丝竹演奏家们以娴熟的技艺展现传统乐种的独特韵味。丝弦悠扬,将江南水乡的灵动与温婉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台湾学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华传统音乐的美妙动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演出后,江南丝竹演奏家与台湾高校学子围坐畅谈,从“如何与乐器结下不解之缘”的初心分享,到“长期练习中怎样突破瓶颈”的经验交流,再到“传统乐种创新表达”的思维火花碰撞,双方逐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和对中华传统音乐的认知。台湾学子表示:“能与大陆顶尖演奏家面对面交流,不仅学到了演奏技巧,更感受到传统音乐背后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这对我们未来所走的音乐道路极具启发作用。”
本次活动还包括了多项“文博探访+科技体验”行程,让台湾学子全方位感知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活力。在上海交响乐博物馆,学子们沿着馆藏文物的脉络,回溯上海交响乐的发展历程,从珍贵的乐谱手稿到复古的演奏乐器,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城市音乐文化的珍贵记忆,有助于台湾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交响乐的“前世今生”。在“三体AI体验”环节中,他们亲身感受了AI技术的创新应用,见证科技如何为音乐艺术赋能,纷纷惊叹于大陆在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前沿探索成果,进一步增进了对大陆科技发展水平的认识。
在参访南码头路街道社区人才公寓行程中,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公寓的居住环境、配套设施以及上海的人才政策。台湾学生认真了解政策细节,不少人表示:“上海对青年人才的关怀与支持,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在沪发展的可能性,更增添了在大陆发展的信心。”
作为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平台,“情系青春”系列活动始终秉持“以文会友、以旅促融”的理念。此次“申声不息”主题活动,通过音乐演出、文化交流、科技体验、社区走访等,让两岸青年在深度互动中增进情谊、凝聚共识,合奏共鸣、心心相通。未来,活动将继续探索沪台青年交流新模式,为两岸青年搭建更多文化与情感交流、专业与能力提升的平台,助力两岸青年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赴美好未来。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