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聚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2025-04-02 09:46 来源: 新华财经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670.59万人次,同比增长84%;2025年前两个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持续增长。上海正聚力稳步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上海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美国、日本成为上海前三大入境客源国,分别为44.6万人次、43.6万人次和41.2万人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是游客量增速前三的客源国。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上海接待过夜入境游客超过605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八成;其中近480万为外国人,同比增长超过100%。这意味着外国游客在上海停留时间更长,可以更深入探索城市魅力。

  2025年,入境旅游热度持续升温。今年前两个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量为94.63万人次,同比增长34.2%;其中外国游客量为69.99万人次,同比增长43.9%。3月16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单日入境外籍游客约4800人,再创中国邮轮母港单日入境外籍游客量新高。

  我国持续优化入境旅游政策,上海将更多城市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一系列举措让“China Travel(中国游)”吸引力持续提升,入境旅游市场繁荣发展。

  截至2024年12月17日,中国已经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实行过境免签,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互免签证协定。

  “受益于中国持续升级的免签政策,包括中国城市在内的亚洲多地游热度提升。我们推出亚洲各国连线游产品,来提升境外游客对来华旅游产品的复购率。”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郑蓓介绍。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文旅资源层出不穷,满足游客们不同“味蕾”。近几个月,上海中心J酒店接待外宾比例显著上升,这家上海本土高端品牌酒店不仅提供双语服务,还为海外宾客提供每日英语讲解的“云上珍奇之旅”专属导览。

  居民日常就餐、购物、阅读、健身等生活场景,正成为海外游客喜爱的风景。截至目前,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已有250余处。徐汇区的乌中市集、徐家汇书院、武康路—安福路街区,普陀区的高陵集市等,长宁区的愚园路街区等,都成为入境游的“打卡”点。

  “便利”和“魅力”齐提升

  上海如何成为海外游客心中的“顶流”目的地?这座城市一边努力提升旅游便利度,让游客能够像本地人一样“丝滑”探索城市,一边深度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并在游客常来常往的“窗口”,用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更多人对中国、对上海加深了解。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钟晓敏介绍,在通关便利化方面,上海推动“单一窗口”平台在邮轮口岸应用,提升通关效率,在机场枢纽试点推出“外国人入境卡”自助打印终端,将“外国人临时入境卡”纳入自助填报系统,简化入境流程。

  在支付便利化方面,上海全面推广“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支付模式,全市核心商圈、交通枢纽、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基本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

  2024年5月,上海推出一款多用途预付费卡“Shanghai Pass”,迄今这款都市旅游卡已发售近10万张、实现超过50万次交易。今年,“Shanghai Pass”还将在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旅游日、“上海之夏”等期间推出“联名卡”和多日通票产品。

  在服务便利化方面,上海加强综合涉外服务集成,在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设立3个外籍来沪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加密与主要客源国之间的直航航线,支持旅游企业与航空公司、高铁及互联网平台合作,提升入境游客出行便捷性。

  今年,上海电信在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电信营业厅、T2航站楼入境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电信服务点,以英、日、韩等多国语言为国际友人提供入境一站式综合通信服务;在“10000”号客服热线新增配备日语、韩语服务专席;在城市街头的550余个“Hello老友亭”,新增日语、韩语服务界面、“认识上海”应用多语种服务和“AI照相”韩语版本。

  春秋集团总裁王炜介绍,春秋旅游导游和观光车司机们准备好小额现金、矿泉水、纸巾等,充分营造城市安全、友好、便利的旅游环境。“我们通过提高入境游产品中目的地历史、文化等内容占比,做好细节服务,让游客‘扎扎实实’感受上海城市的深度与温度。”

  在加强宣传推广方面,关注到新一轮“中国游”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持续丰富14个语种的推广网站展示内容,在海外主流社交媒体上与粉丝互动。今年1月以来,南京路、外滩等重点景区的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新上架韩文版的上海地图、地铁线路图及“海派城市考古”手册,泰文版的上海地图也在筹备中。

  文旅部门还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参与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ITB)及日、韩国际旅游展等业内知名展会,助力中国企业赢得洽谈机会和海外订单。在沪生活多年的外国友人,也成为上海旅游体验者、推广人。

  让中外游客共享世界级的文旅资源

  2025年年初,上海发布《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聚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选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

  上海将继续用好免签政策及口岸外国人团体旅游签证政策,开发“航空+铁路”“机票+邮轮”等多元化入境游渠道组合,升级通关、通信、支付、购票、免税退税等便利化举措,推出更多入境游精品线路。拓展入境游产品市场,与国际旅行商精准对接旅游产品,组织遴选“上海礼物”,促进产品和需求形成良性互动。

  从都市旅游整体发展来看,上海正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将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推进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建设,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等。

  最新消息显示,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将在今年夏季开园。正在升级改造中的上海锦江乐园引入“华纳兄弟(上海)制片厂之旅——‘哈利·波特’的诞生”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对外营业。

  上海正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将优化提升以“党的诞生地”为标志的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以“一江一河”“建筑可阅读”等为标识的海派文化旅游产品,以朱家角、南翔、泗泾等为代表的沪派江南古镇旅游产品,并促进“考古+旅游”“非遗+旅游”“文博+旅游”“展览+旅游”等发展。

  业界展望,那些国内游客和本地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活动和休闲体验,也将转化为吸引海外游客的新热点。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近年来上海涌现出许多新的文旅资源,如世博文化公园、张园、今潮8弄等,都可成为丰富入境游产品的新素材;还可以尝试根据不同国别游客的喜好,推出定制化产品。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总经理郭一峰建议,可以考虑在交通方面推出专门的“家庭友好”套餐。如设计从浦东机场直达上海迪士尼乐园、东方明珠塔及今夏开放的上海乐高乐园的直达巴士线路,并提供多语种导览服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中外游客正在加速进入彼此的日常生活场景。人们在旅途中感悟文化、增进了解、加强人文交流。“未来的上海,将让更多游客感受包容和开放。”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