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古镇示范样板 “形态、生态、文态、业态”融合发展

2021-04-29 17:06 来源: 新民晚报

  上海文化的底色,是江南文化;上海文化的亮色,是红色文化;上海文化的特色,是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质的上海古镇。以朱家角、枫泾、新场等为代表的上海古镇有何异同?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上海古镇又将如何凸显各自风格?

  昨天,2021上海古镇文旅业态提升工作推进会在青浦朱家角举行。市文旅局推出《关于促进本市古镇文旅业态提升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方意见。未来,各个上海古镇将品牌化发展,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如“上海古镇·朱家角”“上海古镇·枫泾”等,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成为都市旅游度假目的地、江南文化活态博物馆。这意味着,优秀传统文化将成为今后古镇文旅融合的新重点。

  注入文化 才能避免千镇一面

  上海浦东的新场镇,正与浙江省的乌镇和西塘等长三角10个古镇,以“江南古镇”的名称一起联手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此举既说明,江南水乡特质的古镇具有高度保护和传承价值,但也隐含着江南古镇面目与风格高度“统一”的直观感受。走在这些古镇的青石板路上,两边店铺最常卖的食物总是蹄髈、大肉粽、臭豆腐……周围的环境,也多为一条小河中间过,两岸楼阁挂灯笼,让人分不清是身处浙江、江苏还是上海。乡伴文旅集团创始人朱胜萱认为,文化的引入将让古镇更有辨识度。例如,朱家角课植园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将牡丹之亭还于园林,也还给了汤显祖一个最真实、最纯粹的梦。”

02_副本_副本.jpg

  以往,古镇是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体现,将来还将纳入“美学价值”的追求。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则将之归纳为“四态”——业态、形态、生态、文态。会议开场播映了长城脚下古北水镇的短片,会议也提及了乌镇西栅的两大品牌——乌镇戏剧节和互联网大会。其实,古北水镇的开发运营团队,也正是乌镇西栅的开发运营团队。他们都是将古今中外的戏剧充盈了古镇,形成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古镇“四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也是古镇的灵魂。

  活态传承 古镇就是最佳载体

  文化,之所以是旅游、城市乃至古镇的灵魂,是因为文脉就是这个地域的根。树长千丈,贵在护根。如果一个古镇的入口处有很多很大的广告牌,不仅遮挡了古镇的线条与面目,更是现代产物的“乱入”。如果走进江南古镇的厅堂,看见琵琶、古筝等民乐演奏员,弹奏的却是广东音乐《彩云追月》,而非江南丝竹,那也会让游客不知身处何处。

  江南丝竹等非遗项目,讲究的是“活态传承”——即在融入生活中传承,正好是可以“平移”到江南小镇的传统文化保护理念。会议指出,在拥有“上海古镇”这个共同的名字之际,今后共同的发展目标有三:都市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基地和江南文化活态博物馆。后两者有共通之处,就是传统文化、非遗等具体内容在古镇上不同形式的呈现。

  未来,上海古镇还将发展夜经济。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表示,将提供丰富多样的演艺内容,融入江南水乡的夜色。会上,枫泾镇、朱家角镇、嘉定镇、新场镇、张堰镇、练塘镇、南翔镇、高桥镇、金泽镇、川沙新镇、罗店镇、泗泾镇、浦江镇、七宝镇、庄行镇等15个镇主要负责人参与,并加入上海古镇保护利用联谊会。联谊会将定期举行古镇非遗灯彩会、旅游节、美食节、非遗购物节、艺术节、摄影节、直播日等活动。上海古镇非遗购物节也将在明天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