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美术馆:让公众参与艺术生产

2020-11-23 17:36 来源: 解放日报

  “请问今天有展览吗?”“有新展览,11月12日开幕,您过两天来就能看。”

  “之前的展览‘时间的形态’还开着吗?”“开着,不过这两天在更新部分展品,12日那天也可以看到。”

  上述对话发生在家住嘉定区的市民周女士和西岸美术馆保安小秦之间:一个经常坐地铁来徐汇滨江逛美术馆,另一个则对观众的每个提问对答如流。

  小秦的训练有素,来自西岸美术馆开馆一年来不断增长的观众黏性。据了解,一年来,美术馆共举办6场展览和600余场各类导览,此外还举办了20余个公教项目约500场公共文化活动。从去年11月8日开馆至今,有42万人次推开西岸美术馆的玻璃大门。在疫情之下,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数字。

  去年11月8日,西岸美术馆在徐汇滨江开馆,同时开启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为期5年的展陈合作,成为中国本土美术馆与法国顶级美术馆有史以来的首次高级别合作。

  西岸美术馆最新特展“设计与奇思:装饰之自然本源”于11月12日开幕,同期开展的还有名为“玛格丽特·休谟:Gisant II”的视听装置展以及大型舞蹈项目“杰罗姆·贝尔的无限空间”。在“设计与奇思”展厅,一系列通过3D打印等新技术、采用环氧树脂等新材料制作而成的座椅、桌子、灯具等展品,按照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设计在展厅呈现。“设计与奇思”的上百件展品中,95件来自境外,总货值约145万欧元。西岸美术馆执行馆长陈安达说,根据原计划,每当有新展览问世,法方艺术家至少要提前1个月到沪进行现场指导。然而,全球疫情使得法方艺术家无法成行,只能依靠视频连线实时沟通。更棘手的问题是物流。疫情期间,全球艺术品物流价格峰值曾一度达到平时价格的10倍。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让艺术品远渡重洋来沪参展?“我们不希望因为疫情影响这一中法高级别合作。而且,一直将展览和运营保持在国际高水准,对美术馆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陈安达说。按照原计划,明年7月,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新的常设展就将问世。此刻,中法双方已开启紧锣密鼓的策展沟通。

  今年8月8日,西岸美术馆地下一层展厅举办了一场特殊放映,观众都是周边居民,主要来自龙华街道,表演内容名为“影戏”,是传统皮影戏的现代衍生品。“夏日影戏”项目负责人江英说,130个预订名额一经开放就在线上平台被“秒杀”。当天在线上观看这场演出的观众达3.6万人次。

  “出生”两个月后就遭遇疫情挑战,西岸美术馆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一座临江美术馆的在地性和公共性,更好地为这座城市的人民服务。坚持让公众参与“艺术生产”,是其找到的第一条答案。

  “夏日影戏”的灵感来自龙华地区的居民。“有位叫岑新国的老先生,退休后花了10年绘制了一幅《龙华长卷》。”普通居民对故土的恋恋深情,感染了江英和团队里的小伙伴,更让他们找到了公共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即让人们更了解这片土地的人文、习俗、日常,更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

  “好的美术馆一定是一处优秀的公共服务设施。”陈安达说,西岸美术馆将以周边3至5公里半径范围为核心,满足周边居民、白领的公共文化和艺术教育需求。“希望大家可以反复来,因为每次来都会有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