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牌建设融入城市血脉,一切围绕“人”布局 |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问答实录

2019-05-14 来源:上海观察

5月14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介绍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有关情况。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市文广局局长于秀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市文明办副主任宋慧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日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总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关键是要抓好“码头”建设和“源头”建设,切实把“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品牌建设源动力。文化品牌建设要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对人才的呼唤,对人的布局成为贯穿始终的重点。
  以下为发布会问答实录,解答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问:新时代如何理解和阐释上海城市精神?作为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方面,上海未来在塑造和培育城市精神方面有哪些做法?广大市民如何参与其中?
  宋慧(市文明办副主任):“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的。十多年来,这16个字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让城市精神和广大市民融为一体,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彰显上海精神特质、增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个总体规划,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将围绕五个“一”展开:即推进一项行动、培育一批典型、营造一种氛围、倡导一种风尚、细化一系列创建活动,让城市精神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走进每个市民的心中。
  第一,推进一项行动。贯穿“十三五”始终的市民修身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途径,突出城市精神,通过教育培训、实践养成,引导广大市民,特别是注重崇德向善和知行合一,使这座城市的每个市民能够围绕城市精神做到时时修身、处处修身、人人修身,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养。
  第二,培育一批典型。通过道德模范、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文明家庭及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评选活动,选出新时代上海各方面的典型,发挥模范带头和引领作用。
  第三,营造一种氛围。重点结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策划推出一批“图说上海城市精神”系列公益广告,彰显上海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和上海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
第四,倡导一种风尚。城市精神16个字看似比较抽象,其实可以化作具体、鲜活、生动的市民风尚行动的实践。我们将聚焦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现象和陋习,广泛开展文明居住、文明交通、文明餐饮、文明观演、文明旅游,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理念,号召每位市民投身到这座城市的文明建设中,让每位市民作为一个坐标,亲身体验和打造这座城市的文明地标。
  最后是细化一系列创建活动。我们将推出一系列市民广泛参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中,将具有城市特质和体现城市精神的内容转化为创建体系的指标,设计成创建载体和品牌,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市民发挥主体作用。城市精神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引领,希望每位市民都能通过亲身、鲜活、生动的实践构筑卓越城市的高度、文化厚重的厚度、大气谦和的温度。
  问:即将在6月举办的上海影视两节及秋天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8月的上海书展,在提升影响力、标识度方面有何亮点?
  于秀芬(市文广局局长):上海的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一直是上海的城市名片、文化品牌,此次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中,明确了“品牌节展提质专项行动”。在上海的品牌活动中,大家对上海国际影视两节和国际艺术节的关注度都很高。
  国际影视两节方面,我们要努力把两节办成上海文化的优秀品牌、世界品牌。今年,在提升专业性和国际性方面重点抓住3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搭建好影视两节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我们将在去年电影节“一带一路”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举办“一带一路”电影周,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独特的电影艺术,进一步促进交流,谋划共同发展。二是在影视市场建立专门的“国际合拍片”板块,力争将影视两节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影视产业合作平台。我们将引入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上海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行业协会、荷兰电影基金会、波兰电影委员会等合作机构,开展国际项目路演、项目洽谈会、制片人咨询会、国家影视合拍政策推介会等。三是与上海市区各类影视资源紧密合作,助力上海影视产业打造“1+3+x”的发展布局。“上海文创50条”提出“将上海建设为成为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今年影视两节已确定与松江、普陀、静安、浦东、黄浦、长宁等6个区开展深度合作。例如,今年影视两节的主会场设在长宁,亚洲新人奖继续落户静安环上大影视园区,“互联网影视峰会”落户普陀,新设立的“一带一路”电影周落户浦东。与松江区合作举办“光影松江”系列活动,助推松江科技影都建设。
  对照“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目前,上海国际影视节在参展片的世界首映数、记者人次和覆盖国家数、电影市场的来宾数、展位数、交易影片数量和交易金额等指标方面在世界主要电影节中排名第四,第五位,我们希望通过三年的努力,促使上海国际影视两节的各项标志性指标,特别是一些关键指标,比如市场交易量、参展商数量、参展影片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数量等,每年都能够有一定增长,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知名电影节,成为影视国际交流、中国影视文化传播、产业推进服务的重要平台。
  国际艺术节方面,我们重点抓好五个平台的建设,突出艺术节的标识度和独特性。一是精品力作的展示平台。让越来越多优秀作品从国际艺术节“出发”,汇集更多的世界首演、亚洲首演、中国首演,助力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二是优秀作品的创作平台。吸引一批世界范围的艺术名家、大家,通过合作、委约等方式,创作一批经得起历史考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三是青年人才的孵化平台。今年国际艺术节举办20周年,20年来,艺术节通过举办“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使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青年艺术家与艺术节共同成长。因此,艺术节将坚持完善这项发现与培养机制,让更多的“大家”从这里启航。四是公共文化的推广平台。不断提升“艺术天空”和“艺术教育”的内容品质,在城市公共空间引入更多有氛围、有品质、有内涵的公共活动,营造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拓展艺术节的溢出效应。五是产业联动的专业平台。做深、做实、做强艺术节交易会论坛板块,吸引全球演艺行业重要机构、专业人士前来参会,打造具有专业性与国际性、高价值的演艺交易平台。
  徐炯(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今年正好是上海书展15周年,我们希望每年8月全国各地爱书人因为上海书展的举办而相聚上海,上海书展成为来上海的一个重要理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升上海书展的品质,打响上海书展的品牌。首先要大大推动全国新书、好书在上海书展首发。随着上海书展影响力越来越大,全国很多出版社把每年8月的上海书展作为出版新书的重要时间节点,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推动更多新书、好书在上海首发。
  二是把活动做得更好,汇聚全国乃至国际名家参与上海书展活动,使得高品质活动作为上海书展除图书之外的又一个主角,更加具有魅力。
  三是通过全国优秀图书、优秀活动、优秀出版人和作者的集聚,促进上海出版机构和全国其他优秀出版机构,包括民营图书策划制作机构,全国出版人和作者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增强对全国优质出版资源乃至国际出版资源的集聚度。
  问:上海正在设计“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艺术人才荣典制度”,可以具体介绍一下吗?
  胡劲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正在设计针对文化艺术人才的荣典制度,旨在构建一套全社会评价、充分尊重人才的制度。荣典制度将覆盖老艺术家、覆盖中青年艺术家、覆盖外来文化艺术人才,具有跨行业、跨职业、跨系统、跨部门,突破年龄、突破职称、突破地域、突破单位的特点,我们正努力设计好这样一个针对人才全方位的评价。举两个例子,我们正在用这样的荣典制度理念改造上海两个老的“文化品牌”。
  首先是“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我们将作出调整,未来主要着重四块内容。第一,对中国的优秀音乐作品要进行持续全方位关注。第二,对56个民族的音乐作品给予大力关注和扶持。第三,为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中华优秀音乐人才每年提供一次在上海集中亮相、向祖国人民汇报的机会和平台。第四,“上海之春”的国际名团演出安排,要和教育、社区交融在一起,以区别一般的演出季。可以看到,以上所有板块都是围绕“人”进行布局的。
  其次,“白玉兰戏剧奖”将从过去比较局限于戏曲表演逐步扩容到整个舞台艺术表演,并从“申报制”改为“申报制”加“推荐制”。过去“白玉兰戏剧奖”评选主要是采用“申报制”,到上海演出或在上海表演才能申报这个奖。未来,可以由专家、观众、媒体推荐,凡在上海演过的好戏都有获得白玉兰奖的资格,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制度的设计。
  问: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市教委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系统布局?
  高德毅(市教委副主任):人才培养与文化事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2006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把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了“文教结合”机制。2014年,上海率先承担“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面向2020年、2030年,对上海高校整体布局和学科专业布局进行系统规划,重点对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进行了整体规划。
  有关文化艺术人才的整体规划,主要目的是在推动上海文化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才源头与码头之间的关系。从源头的角度来说,就是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年轻、具有文化活力潜力的人才;从码头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使这些人才不仅可以“跳舞”,而且跳得很好、很有活力,为整个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奠定关键的人才基础。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上述“两个规划”基础上,根据上海打响“四大品牌”特别是“文化品牌”的需要,把规划落实进行了优化与细化。
  一是通过文教结合平台机制,及时发现和预测上海文化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及其规模、层次、结构。同时,在发现和预测基础上,由教育与宣传文化部门紧密合作、动态调整。文化的创新、发展的速度以及品种的多样化,与其他领域不同,发现和预测机制非常重要。我们还充分利用教育部给上海的高校目录外专业自主审批设置这一特别授权,根据文化事业发展需求开设目录外专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需求服务。
  二是把文化艺术学科和专业纳入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这是上海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最高端的学科建设计划。2014年起,我们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的22个一类高峰学科中,直接服务本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就有3个,包括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已经成为本市在新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三大龙头学科。
  三是高峰学科建设基础上,把特色优势文化学术学科纳入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范围,进行重点建设。2016年,本市支持上海大学率先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支持学校重点建设艺术学等五大学科。去年,我们把上海音乐学院也纳入重点建设范围,支持学校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音乐学院。去年,这两所学校也双双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其中:上海大学的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快速发展,进入全国相关学科排名前列。这些学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源源不断培养文化艺术领域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发挥了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问:上海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祥地,也是出版的重镇,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海出版有什么新作为和新贡献呢?
  徐炯:上海出版有辉煌的历史,对红色文化的萌芽成长,对海派文化的形成发展,对江南文化的传承创新都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上海之所以能成为近现代以来出版重镇,首先因为上海是一个文化的重镇,大量优质文化创造的成果成为丰富多样的出版资源。同时,也因为上海有众多的优秀出版机构和出版人,不仅从上海,而且从全国乃至全世界汇聚、优选、加工优秀文化成果,广泛传播。
  上海出版作为一个整体品牌在全国仍具有领先地位,尤其在学术出版方面名列前茅。这些年,全国各地出版发展都很快,如果说当年出版版图上,上海是一座高峰,那么今天的态势是群峰环伺,我们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深感慢进就是退步,既要保持既有优势,同时也要争创新优势。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海出版可以有新作为,理应有新贡献。
  首先,要继续加强学术和专业出版中心建设。在上海各出版单位中挑选领先全国同行的图书品类,通过投入专项资金,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升获取优质书稿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上海已先后评出两批共计20家上海学术(专业)出版中心,未来将继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金扶持,到“十三五”末,数量将扩展到30家。
  二是要推动上海高校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出版资源。上海高校拥有全国领先的科研实力,无论在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有很多创新成果,上海的出版社特别是大学出版社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有利条件,利用文教结合机制,实现好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及时把上海的尖端科技成果转化为出版资源。
  第三要保持上海学术期刊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特别是重点支持高校创办外文版学术期刊,不断提高水平,进入SCI行列,这关系到我国科研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传播能力。目前,上海已有23种SCI学术期刊,总数占全国12%,其中高校拥有5种,未来两三年争取再增加两到三种。
  上海要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上海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工作。我们打造了“文化中国”丛书品牌,具备了在海外市场的主流销售渠道。2015年起推出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支持和鼓励海外译者翻译中国作品,解决译文质量这个“走出去”的瓶颈问题。现在,我们也在支持上海出版社尝试直接用外文出版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专著,不需要通过翻译直接进入全球市场。
  问:自从去年“上海文创50条”出台后,大家都很关心政策的落地实施。近期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已经完成制订,能否介绍一下“实施意见”的重点和亮点?
  于秀芬:2017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调研,形成了“上海文创50条”。市文广影视局为确保政策落实、落地,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我们建立专项调研小组,深入阅文集团、聚力等32家企业、各区,调研了北京、广东,分别召开了电影、演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网络视听、艺术品4大领域代表企业的座谈会,汇总梳理了“企业原创力不足、土地利用率不高、人才落户难、政策扶持受制约”等30余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市委宣传部的牵头领导下,市文广影视局会同市发改委、市教委等13家部门共同研究,数易其稿,围绕每个产业制订了《实施办法》,现在已经完成制订,并于5月4日由市委宣传部统一正式对外发布。《实施办法》的制订重点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围绕“上海文化”品牌打造。产业发展是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支撑,我们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以提高该产业全国、全球的辨识度为目标,找准、找到并侧重不同的政策入口。二是落实落细。在起草过程中,我们对人才、土地、金融等“文创50条”中比较宏观的内容,在不突破政策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产业特点,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三是紧扣分工,形成合力。《实施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形成后,我们召开了20多次专题会议,听取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3个委办局共计72条修改意见,务求在实施办法中给予明确。
影视产业:在2014年上海电影政策基础上,本次政策的重点和亮点是产业基地布局。政策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电影基础摄制设施建设,聚焦影视创意制作、影视拍摄、后期制作、人才培训等关键环节,统筹形成“1+3+X”的发展布局。推进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建设。构建上大温哥华电影学院、交大南加大文创学院、上戏阿里电影学院等人才培养孵化类;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静安影视产业基地、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集聚带等影视制作投资类;车墩影视基地、胜强影视基地等影视取景拍摄类等3类特色影视摄制服务功能区。整合分布在徐汇、静安、闵行、普陀、宝山、崇明等区的若干影视产业资源。
  演艺产业:演艺产业政策的亮点,是把以前比较分散的产业链,按照演艺产业的规律,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支持链。根据演艺产业不同阶段、需要不同政策支持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创作方面,繁荣演艺创作制作、支持演艺业态创新、支持演艺多元融合。载体方面,推进演艺集聚区建设,支持剧场建设与提升,支持多元化拓展演艺空间。主体方面,壮大演艺机构实力,支持剧场院线联盟建设,培育专业服务机构。环境方面,加大新人新作支持力度,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演艺消费繁荣,创新金融服务。
  动漫游戏产业:重点聚焦近年来备受各方关注的电竞产业发展,为引入国内外顶尖电竞赛事落户上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对于优秀的电竞产品、赛事、战队以及场馆予以扶持。扶持2-4个优秀战队,试点打造能够代表上海水平、风格、形象的市级战队,塑造1-2个国际知名电竞赛事品牌。探索建立电竞领域的运动员注册制度。
  网络视听产业:重点聚焦新科技、新业态。政策鼓励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新技术有机融合、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金量。鼓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不断创新产品服务,促进短视频、音频、网络直播、电竞直播等新形态的健康发展。
  艺术品产业:重点关注人才发展。政策提出着力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艺术家、大企业家,全面落实“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人才高峰行动方案。实施青年艺术人才扶持计划、艺术家驻地计划等。支持艺术家公寓建设,提升相关配套保障水平。实施艺术经营管理人才培育计划,探索引进国内外知名艺术品人才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