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撕“虎” 这位非遗传承人乐“撕”不疲

2022-01-14 17:14 来源: 新民晚报

  “大中小三个圆,三角鼻子立中间,人字胡须划两撇,额头三划王字添,划上三刀虎头显……”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华兴富心随手动,十指在红色卡纸上灵活游走。不到片刻,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跃然纸上。

图说:华兴富展示作品。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因“纸”结缘

  撕纸,是一种以手代刀,以撕代剪的古老非遗技艺。2015年,“撕纸”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华兴富与撕纸的缘分要从几十年前开始说起。

  念小学时,华兴富家住在江苏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位外地的民间艺人,只用手就可以在纸上撕出字和各种生肖,他觉得十分稀奇。这次不经意的邂逅,在他的心中埋下了“撕纸”的种子。

  无巧不成书。长大后,华兴富进了印刷厂工作。三十多年来,整天与各种纸打交道,培养了他对色彩的敏锐,也让他对每张纸都爱惜敬畏。久徜徉其中,他便有了寻觅收集各色纸张的兴趣与撕纸的爱好。

  退休后,华兴富感到很迷惘,他不断地问自己:“我还能做些什么?”就在那时,他看到了信箱里五颜六色的广告纸,忽忆起儿时用手撕纸的情景,内心突发奇想:何不专注撕纸并撕出些“名堂”来呢?

图说:华兴富在创作

  下定决心后,华兴富辗转各个图书馆、书店查阅与“撕纸”相关的资料,拓展学习知识。为了更多地向民间艺术汲取营养,他经常跑到城隍庙去“寻宝”,痴迷地看着民间艺人剪纸、捏泥人,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旁敲侧击地“询问”和“偷学”。

  机缘巧合下,相隔几十年后,华兴富再次遇到了小时候见到的撕纸手艺人,他正是著名撕纸艺术家胡立德先生。华兴富抓住机会,真诚求教。从此,儿时播下的种子终于生根开花,“撕纸”成为了他一生的追求。

  薪火相传

  根据不同的艺术风格,撕纸作品可分为北方撕纸、南方撕纸与海派撕纸三类,华兴富以海派撕纸为长。“海派撕纸融剪纸、刻纸、书画于一炉,汲取了南方的精细灵巧与北方的粗犷豪放,更是海派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体现。”

图说:撕纸作品

  对于撕纸,华兴富总是有着一股子“痴”劲儿。为了练就撕纸的技艺,他起早贪黑,练书法、练剪纸、撕作品,并养成了临摹写生的习惯,随身带着速写本,记录搜集资料和图案,日积月累,速写本竟达一人多高。“我不会用电脑,每一次创作前,都会查阅大量的书籍、报纸,做笔记,手绘素材。”在华兴富的家中,书橱里摆满了各类与撕纸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十个抽屉里有八个都用来存放撕纸作品。数十年如一日,华兴富心追手撕,即使手指累得伸不直以至于几乎变形也乐此不疲。

图说:撕纸作品

  疫情期间,虽然宅在家里,华兴富却是一刻也不得闲。他用双手记录下了抗疫历程中的人和事,用撕纸描绘着逆行者们的无眠日夜,歌颂着战疫中的白衣天使。

  “当前了解和喜爱撕纸这门手工技艺的人还很少,不像剪纸、刻纸那样普及,所以传授、传承、普及这门技艺应是一份社会责任。”抱着“让更多人来学习,传承撕纸”的信念,华兴富不断探索、创新“海派撕纸”艺术风格,全身心投入撕纸课程教学中。为普及撕纸技法,他通过一笔一画手写,一幅一幅手描笔画,数易其稿,编著了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国民间撕纸技法教程《撕纸艺术与技法》《撕纸》与《撕纸技法》。

  在华兴富写的满满当当的教案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是一颗铺路的小石,为传承古老的撕纸艺术,尽心尽力,永生不懈地追求努力,永远在学习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