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特展》解密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

2020-12-24 16:59 来源: 文汇报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人们对文物修复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对这个专业产生向往。而不可移动文物的修复,我们又知道多少?

  眼下正在闵行区博物馆展出的《百载重光——上海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特展》,通过历史原件和传统修缮工艺的展示,为人们做了一次科普。1878年徐家汇天主堂的地砖、跑马总会旧址楼梯栏板花饰、天后宫的蝴蝶瓦……一件件有年代感的建筑构件,既呈现了上海近代优秀建筑的历史剖面,也传递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复杂性、专业性以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

  年代最久远的一块花砖,距今有142年的历史

  此次展览共有展品86件,历史原物48件,90%以上为首次对外展出。展厅模拟建筑修缮工地,随处可见脚手架,迎面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安全帽,参观者可以选择一顶心仪的戴上,游走穿梭在脚手架之间,实实在在体验一段“我在修文物建筑”的历程。

  展览分为“昔日芳华”“技护瑰宝”“再现荣光”三个部分。各式建筑构件是展览的一大亮点。比如,仅“砖”就有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清水墙砖、徐家汇天主堂的花砖等。“瓦”有天后宫的蝴蝶瓦、上海历史博物馆的红色西班牙筒瓦等。此外,还有柚木壁炉、五金构件、藻井模型等。

  其中,年代最久远的一件展品是徐家汇天主堂的花砖,生产于1878年,距今有142年的历史。据主办方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学术顾问沈三新介绍,上海徐家汇天主堂是1906年动工建设的,为何使用1878年的花砖,目前是个谜。“很可能是从之前的建筑上挪用过来,因为原址上以前也是一个天主教堂。”

  除了花砖,该历史建筑的排水构件——石雕滴水兽也颇具特色。据专家推测,大致原理是:雨水从兽尾部的进水口进入,通过脊背上的流向槽引向颈部和兽口的排水口。雨量较小时,从滴水兽颈部的排水口排水;雨量较大时,滴水兽颈部和兽口的排水口可同时排水。此次展出的滴水兽缺了一只耳朵,是一个残缺的构件,但仍能从中感受到当年的精美雕工。

  “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美,需更多青年人才加入到保护修缮队伍中来

  “上海之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群’的美誉,传统施工工艺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看来,正是匠心的倾注,成就了上海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而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便是将建筑修复的优秀案例、精湛工艺和工具搬进了展厅。清水墙修缮工艺、传统水刷石施工工艺、天花修缮工艺……它们与历史建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息息相关。

  比如,上海总商会旧址的外立面90%所采用的是清水砖墙工艺,即通过砖的排列和砖缝的形式来表现清水砖墙的美丽。原跑马总会(现在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外立面采用水刷石工艺,通过水泥和石渣搅拌,涂抹在墙上,而后用刷子刷去表面水浆,用水冲洗,形成有小石子凸起的纹理作为墙面主装饰。水刷石1916年开始在上海逐步推广使用,成为上海近代建筑主流的外墙装饰形式。眼下正在修缮的上海展览中心(原中苏友好大厦),其外立面也是水刷石,这次修缮也是采用原始工艺。而“网红建筑”武康大楼,外立面采用的是面砖贴面,这也是上海比较普遍的近代建筑的装饰形式。

  “传播这些技艺知识的同时,我们还想借此契机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文物建筑修缮队伍中来。”沈三新坦言,因为各方面原因,文物建筑修缮领域的技术工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现象。上海在文保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有些技艺也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曾举办三次技能大赛,比拼的是清水墙修缮工艺、传统水刷石施工工艺和天花修缮工艺,希望以此培育更多青年人才。

  “文物建筑的修缮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除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必须要有实打实的真本领。”文物保护专家李孔三表示,伴随着全社会保护意识的增强,相关修缮任务逐年在增加,这需要足够的专业力量去做这件事。“期望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把传统工艺继承下来、传承下去。毕竟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不仅是建筑大师的智慧体现,更是城市精神与内核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