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衡复风貌区:“建筑可阅读”的绝佳样本

2022-01-24 10:10 来源: 上海徐汇

  在衡复风貌区,花园住宅遍布整个街区,风格迥异的中西式精美建筑如一座座凝固东西方文化的宝库,记录了上海近现代的历史和文脉。在这里,一幢建筑就是一段历史,就蕴含着一段名人轶事。

  当穿行于梧桐绿叶遮蔽的衡复风貌区中,这些历久弥新的建筑似乎都在默默讲述上海这座城市的百年历史,同时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演变和新生。

  近年,“建筑可阅读”作为上海文旅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形式,让我们能立体化地了解一座建筑。而徐汇衡复风貌区,正是“建筑可阅读”的绝佳样本。

  衡复风貌区是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简称,占地4.3平方公里,是上海首批以立法形式认定和保护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上海中心城区内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最多、历史风貌格局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漫步复兴中路、乌鲁木齐中路等民宅林立的街道,最大的感受便是建筑间浓郁的历史气息。随处可见的“优秀历史建筑”牌,老式居民楼门前的铁质邮箱,玉兰树下独自打太极的爷叔,无一不增添了衡复风貌区的历史韵味与人文风情。

  衡复风貌馆:百年建筑 百年人文

  若想总体性把握衡复风貌区的历史纵横与修复历程,位于复兴中路的衡复风貌馆就不可不看。这座小洋房内的展厅面积不大,却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衡复风貌区的百年历史。场馆分为“历史回溯”“活化利用”“衡复建筑”“红色记忆”和“百年人文”五大主题展厅。

  徐汇衡复风貌区有232处优秀历史建筑,几乎占了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四分之一。这里居住过历史上曾经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人物,如宋庆龄、巴金、草婴等,他们的住宅也被悉心保护,以供后人观览学习,想象他们精彩的人生。

  衡复艺术中心:书房文韵 时尚地标

  衡复艺术中心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修建于1928年,原为“中国美生总会”用房,后作为徐汇区政协礼堂沿用数十载。2019年11月,老洋房经整体修缮后,以“衡复艺术中心”的新身份向公众开放。

  毗邻衡复艺术中心,有两处文化名人旧址,那就是草婴书房和夏衍旧居。草婴书房外是一片草地,冬日里依然绿草茵茵。草坪上铺着刻有草婴名言的石板,彰显了草婴坚韧、自由、不屈的精神品格。

  不同于草婴书房仅还原草婴工作写作一角的景象,夏衍旧居是一座三层英式花园住宅,深棕色的装饰木架、简洁几何装饰的腰线元素都体现了建筑的英式建筑风格,入口尖券门洞、绿色釉面漏窗、高耸的烟囱则是西班牙风格元素。一、二层皆可参观,会客厅、卧室、阳台多方位还原了夏衍先生的生活环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走进夏衍先生人生经历及精神家园的大门。

  衡复艺术中心内还开设一家甜品店,使老建筑与居民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游客在阅读优美古老的建筑中,还能品味美食,想必别有一番风味。

  武康大楼:修缮完毕 焕新亮相

  毫无疑问,武康大楼已成为近年上海最热打卡地标。屹立在武康路、兴国路、淮海路、天平路、余庆路口五街交汇处,外形犹如一艘巨型航船,武康大楼于1924年建成,分别于2009年和2019年完成了两次保护性修缮。

  过去,人们要拍一张以大楼为背景的美照,每次都只能候着红灯的间隙和行人的空档匆匆按下快门,难以尽兴。但现在,这样的遗憾不再。武康大楼街区“微更新”已经完工,最佳拍摄点位也扩容升级了。

  2020年10月起,武康大楼街区开启“微更新模式”,这次“微更新”项目优化、移除的“城市家具”达109处之多,涵盖了信号灯综合杆优化、冗余立杆移除、空调外机隐藏等。2021年3月,武康大楼重新对外开放。当年端午假期,武康大楼再度登上上海的热门景点榜单,由于慕名而来的游客众多,这里又被戏称为“宇宙中心”。

  走近武康大楼,感受到的不仅是这座建筑的风姿,更能感受到整个片区的风貌与腔调。沿着淮海中路漫步,沿街铺面的店招、门楣、雨花石外墙等丰富而协调,老建筑特有的风情与武康大楼融为一体。

  武康大楼斜对面的天平路淮海中路路口30°转角区域,是公认的最佳拍摄角度。在这里,新增的0°“源点”以及“源点”周围360°的旅游指引信息,配合新增的530多平方米对焦空间,更加立体和多维度的业态打造,城市建设的五线谱层层褪去,在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看点和信息的同时,也形成了720°全感官的“建筑可阅读”趣味体验。

  武康大楼还延伸各类文创产品,“网红”雪糕总是刚刚上架就一抢而空。奶油芝士风味的雪糕,造型完美呈现武康大楼最佳打卡点角度的形貌。

  阅读历史 展望未来

  一砖一瓦总关情,衡复风貌区是上海现代文化的中心之一,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一颗明珠。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这些优秀历史建筑本身,与这座城市一起生长,以更美好的状态为这座城市创造无尽活力与传世气度。

  上海提出调整城市更新建设导向的要求,从过去的“拆、改、留”转变为“留、改、拆”,从过去的“大拆大建”转变为“以保护、保留为主,以保护为原则,拆除为例外”,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

  为促进“建筑可阅读”文化理念,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微信小程序,塑造“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有温度”的AI“读城”网页,通过文字详情、视频记录、VR再现的形式,以供游客阅读徐汇区各历史建筑的文化风情。

  在衡复风貌保护区,以“留改拆”为契机,越来越多保护建筑开始得到有心人的“爱抚”,重新释放空间、梳理功能,向路人敞开怀抱,以不同的风格和角度,与梧桐叶、林荫道,与人文情怀和城市生活有机融为一体,融成一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当下最好的模样,也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街区和海派文化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