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畔又添一文艺新地标

2021-09-17 09:36 来源: 上观新闻

新天安堂旧址.jpg

  他打开手机闪光灯从门缝中伸进手臂拍摄了几张照片,一个想法萌生了:“何不在这儿举办音乐会?”

  站在乍浦路桥往东南方向望,远处是璀璨绚丽的东方明珠,视线逐渐拉近,你会被一幢颇具哥特式风格的老式建筑吸引,它正是坐落在南苏州路103号的新天安堂旧址。

改造后的不止空间.jpg

  新天安堂建于1886年,如今,古老的建筑从时间中苏醒,摇身一变,成为独特的演艺空间——“不止空间”。上周末(11日晚),一场音乐会在这里举办,为思启文化秋冬乐季拉开帷幕。这是一场小而美的室内乐音乐会,观众围坐在舞台四周,能够清楚地看到舞台上音乐家每一个微表情。当竖琴空灵的声音传入耳侧,音乐和建筑碰撞出的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忘记窗外车马的喧嚣。

  过去两年,上海发展出形态各异、业态多样的“演艺新空间”,商场、文创园区、酒店、餐厅、书店、艺术中心、旅游景点等纷纷加入,到今年年底将累计百家挂牌。益丰·外滩源、思南公馆、和平饭店、上生新所、朵云书院戏剧店、豫园茶楼等都开发出别具特色的演出,令观众流连忘返,助推亚洲演艺之都建设。

不止空间的开幕演出.jpg

  三个月,巧妙设计让空间焕然一新

  在新天安堂里演奏的想法,来自思启艺术总监、钢琴家李坚的一场“邂逅”。

  “几个月前我在圆明园路这边见朋友,回家的时候因为下雨就在南苏州路上叫车,偶然看到这儿有一个古老的建筑,边上有一个大伞,下面站着一个保安,等车的工夫我就到伞下躲雨,跟保安一聊才知道这是原来的新天安堂,废弃很久了。”

  新天安堂引起李坚的好奇,他打开手机闪光灯,从门缝中伸进手臂拍摄了几张照片,一个想法萌生了:“何不在这儿举办音乐会?”

  经过一番沟通和多方协商,思启文化拿下了新天安堂的承租权。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徐风教授及设计团队让这里焕然一新。

  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方面,不能对原建筑有任何破坏,玫瑰花窗、尖肋拱顶都完整保留,不破坏一砖一瓦,甚至连墙皮都不能蹭掉一点。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演艺空间的声学要求。李坚说:“整个墙体是石砖构成的,钢琴声音的反射会很弱,混响很差。舞台上方的那个圆板是我一定要求设计的,为了反射钢琴的声音。”此外,空间里的那些黑色窗帘有吸声作用,还能根据不同演出,通过打开窗帘的宽度调节吸声范围。

  除了徐风在设计上的巧思,李坚和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蓝汉成在曲目的筹划上也花了不少心思。“音乐会一般会把激烈的曲目放在最后,而我们放在了前面,也是想检验这个空间的效果。”李坚说。

顶上的灯还是反声板.jpg

  小空间,拉近音乐与观众的距离

  都说建筑是流动的音乐,蓝汉成第一次进入“不止空间”就有了音乐灵感:“一进来就好像穿越了,我没有料到在国内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演出,特别是室内乐,氛围非常好。”当晚来到现场的观众刘女士告诉记者:“平时我们常在交响音乐厅看演出,第一次在这样的空间听古典乐,感觉什么杂念和烦恼都没有了。”

钢琴家李坚.jpg

  蓝汉成对室内乐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看来,室内乐更像是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在对话,不止空间可以容纳约200个观众,在他看来刚刚好。

  开幕音乐会由法国小提琴家纪尧姆·莫克和竖琴演奏家孙之阳开场。随后德彪西的“阿拉伯第一首”也由竖琴独奏,余韵悠长。《千与千寻》的主题曲《永远常在》,经李坚改编后,保留了纯真童趣的同时,又有了室内乐的“高级感”。青年歌唱家谭诚、大提琴吕冰夏,低音提琴何黎东,单簧管戴乐及圆号顾聪等多位演奏家也加入了当晚的首发阵容。

法国小提琴演奏家纪尧姆.jpg

  安可曲,纪尧姆走下舞台,手拉小提琴从观众席前缓缓走过,边走边演。“很真切。音乐不应该远离听众,而应该去走近。”一位观众说。

  “不止空间”让鲜有文艺演出的外滩源多了一个好去处。“在如此美丽的苏州河畔,这样好的一个地段,还能在哪里找到。”李坚说,“蓝老师和我已经定好从今年9月到明年7月整个乐季的曲目,希望能在承租权期限内把更好的作品带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