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入选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09-28 17:57 来源: 上观新闻

  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经过初审、筛选,现场考察、专家评估,全国共有6处示范区入选,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位列其中。
  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部署的改革任务。“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指由国家文物局同意设立并指导管理,依托不同类型文物资源,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对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国性示范引领意义的特定区域。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研究制定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核定标准,主要关注五方面:一是创建思路充分体现守正创新,在文物资源有效保护基础上,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物保护利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文物资源知名度美誉度高,文物工作社会认可度高;三是创建主题鲜明突出,创建工作可持续性强,预期效果显著;四是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将示范区建设摆进地区发展战略全局,能够在组织、队伍、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五是近三年创建区域范围内没有重大文物安全问题。第一批创建尤其要树品牌、立标杆,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此次全国有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行政部门共50多个市(区县)人民政府积极申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业团队对申请材料进行多轮评估,召开专家评审会议,开展专项复核,采取重大文物安全事故“一票否决”,统筹考虑地域平衡性、行业代表性,最终核定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涉及六个省市,分别是: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辽宁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江苏苏州文物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四川广汉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列入创建名单的地区,将围绕特大城市特定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不同产权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机制、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传承、大遗址研究保护展示利用等,持续深化改革,撬动更多制度供给和资源要素支持,着力动真碰硬、破解难题,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逐步形成示范效应。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范围为平凉路沿线及其以南,军工路沿线及其以东的杨浦滨江区域,并在八埭头区域以及隆昌路沿线局部向北扩大,总共面积约1560公顷。该区域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3处,杨浦区文物保护点40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8处,超过整个杨浦区各类文物总数的60%。另有博物馆3家,分别为国歌展示馆、中国救捞陈列馆以及上海自来水科技馆。“十四五”期间,这里还将建成世界技能博物馆等。杨浦滨江是上海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绵延十余公里的工厂区见证了上海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具有时间早、类型多、分布广、规模大等特点,拥有中国第一座陆上水厂——杨树浦水厂、曾经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杨树浦电厂、百年高校沪江大学近代建筑,以及“大上海计划”公共建筑群等。同时,也拥有上海中心城区中最长的江岸线,绵延长达15.5km,开放了大量滨江公共空间,实现了生产性岸线向生活性岸线的转变。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杨浦滨江时称赞这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从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同时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和“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创建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将为国内工业遗存的保护利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模式”,为全国工业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新的实践、新的探索作出积极贡献。
  后续三年的创建过程中,杨浦区人民政府将在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文物局的具体指导下,编制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主要任务、政策举措和保障机制,同时,梳理创建事项清单、推动一批试点项目落地,形成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转变成“生活秀带”的模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