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美术馆选址静安故居 周边历史建筑将植入文化功能

2020-06-23 15:03 来源: 解放网

  3年前,市政协常委、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师张国恩联合百余名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呼吁莫让一代大师吴昌硕的纪念馆“居无定所”;2019年,市政协文学艺术界将建设“吴昌硕美术馆”作为集体提案,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提交。2020年,市政协文学艺术界再次向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关于建设“吴昌硕美术馆”再提案的建议》。
  这些年始终对一代大师吴昌硕的话题保持关注,而昨日得到的消息令人振奋——静安区已明确将吴昌硕故居改建成吴昌硕故居纪念馆(美术馆),并通过故居周边历史建筑功能置换,植入文化功能,将该区域打造为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文化标识点。
  呼吁让大师“居有定所”
  吴昌硕,我国近现代书画史上最耀眼的艺术大师,是集“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巨匠,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市政协常委张国恩说:“然而,一代大师却没有自己的美术馆,反观受吴昌硕艺术指导和影响的第二三代艺术传人刘海粟、程十发等艺术家均有自己的美术馆。”。因此早在2017年,他就提交相关提案,希望能将吴昌硕纪念馆继续保留在原来的陆家嘴地区,而不是辗转各处、居无定所。
  没想到的是,提案受到了强烈关注,最终签上了百余位政协委员的名字,并向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进行了提交。
  令张国恩和其他委员们高兴的是,提案承办单位对此十分重视,最终纪念馆不用再搬迁,可以在原址上继续向公众开放。
  开放期间里,张国恩不止一次地去过纪念馆,一些日常运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让他关于“建设吴昌硕美术馆”  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建议建设吴昌硕美术馆
  之后,市政协文学艺术界经过近10个月的调研、酝酿和论证,于2019年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提交提案,建议建设“吴昌硕美术馆”。
  提案中这样写道:吴昌硕既是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海派绘画的标志性领袖人物、城市文脉(后海派)的节点性代表,是公认的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源头的代表,更是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项文化的优秀代表。因此,建设“吴昌硕美术馆”,使城市精神物化、可视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作为提案承办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当时回复称,相关部门将在统筹考虑“十四五”文化发展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对吴昌硕美术馆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加快开展前期研究论证。
  再提案希望美术馆早落地
  2020年,市政协文学艺术界再次向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关于建设“吴昌硕美术馆”再提案的建议》。这一次,提案成了由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领衔的督办重点提案。
  作为提案的参与者之一,回忆这一路走来的过程,张国恩深有感触:吴昌硕名号“缶翁”,在上海,曾经有过“家家缶翁,户户昌硕”的画坛奇景。
  静安区山西北路457弄12号是吴昌硕在上海的唯一居所。在这里,吴昌硕培养出齐白石、梅兰芳、沙孟海、潘天寿、刘海粟、王一亭等二十多位优秀的学生。因此,这处故居被艺术家敬称为艺术界的“黄埔军校”。
  张国恩告诉记者,吴昌硕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书画史上最耀眼的艺术大师,集“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巨匠,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拥有这样的造诣与地位,却不能拥有自己的美术馆,实在是一种遗憾。”
  因此,提案建议在故居附近建设美术馆,早日让“吴昌硕美术馆”真正落地。
  将打造海派文化标识点
  “在吴昌硕故居新建美术馆的提案,我们非常赞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回复中表示。
回复中提到,吴昌硕故居的建筑为清末旧式石库门里弄建筑。吴昌硕在此居住14年,正是艺术上最成熟、最辉煌的时期。吴昌硕病逝后家属他迁,故居成为普通居民住宅,1985年8月被公布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昌硕故居位于老北站地区“安康苑”征收地块,房屋完成征收并明确产权归政府所有。静安区正加快推进该地块的风貌深化评估和研究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局部调整,并已明确将吴昌硕故居改建成吴昌硕故居纪念馆(美术馆),通过故居周边历史建筑功能置换,植入文化功能,将该区域打造为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文化标识点。目前,静安区相关部门正积极开展项目建设规划与专题研讨,将进一步制定方案。
  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大力支持吴昌硕故居纪念馆(美术馆)建设,按照《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相关要求,会同区文旅局,指导建设单位围绕美术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等业务推进方案。
  事实上,在吴昌硕故居纪念馆(美术馆)建成前,静安区已通过展览、公教活动等多种形式,推进吴昌硕艺术的传承发扬。
  2019年,静安区在北站艺术中心4楼专门设立吴昌硕海派艺术空间,相继举办“金石翰墨长驻风流”  吴氏五代书画展等展览,并举办名家讲座等各类活动,对吴昌硕艺术及传统书画的活态保护、教育传承、文化创新进行了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