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迎来产业机遇,上海文化企业为何有信心?

2020-03-02 06:47 来源: 上海市文旅局

  “信心比黄金重要。”“是冲击、挑战,也是机遇。”“盘整、思考,把压力变为未来发展的新思路。”今天(27日)下午,来自上海影视、演艺、动漫、游戏、艺术品、实体书店等领域的文化企业、机构代表在市委宣传部组织下展开了一场调研恳谈会。

  在落实上海惠企“28条”政策措施基础上,上海市委宣传部2月14日发布《全力支持服务本市文化企业疫情防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20条”),引起文化企业高度关注。昨天,相关部门负责人又对“20条”落地作出详细解读。上海将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及中小微文化企业,鼓励演艺场所探索在线点播、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上海将推出专项文化金融服务,影院支持资金上半年拨付到位;上海打造“全球电竞之都”步伐没有放缓,将全力办好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0等重大赛事,部署新一轮国际头部赛事落沪……“干货”政策迅速传开。

  在感慨“政策实在”“雪中送炭”之余,上海文化企业代表纷纷认为,有关部门的支持不仅是短期救急,更是对行业、产业发展转型的指引。疫情是一个暂停键,促使文化企业审视短板,进一步思考线上线下如何融合发展,如何采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加强内容创意和科技创新,如何摸准需求引领消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危便有机。

  特殊时期,加大创作生产力度

  海外追逃题材电影《猎狐行动》、建党题材电影《密档》《望道》、小康题材电视剧《了不起的生活》《新儿女情长》……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报出一连串已在加紧创作和筹备中的片单。“对上影而言,这场疫情犹如大考,考出了能力弱项。我们已迅速出台‘上影十条’,聚焦发展重点难点,逐一落实解决方案。”

  针对创作生产要素分散、制片体系不完整的问题,上影集团将激活上海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充实专业人才,配置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推动整个制片生产体系建设。目前,抗击疫情题材影片《战役》也在酝酿之中。“踏踏实实抓剧本,发扬上影厂‘文学部’传统,策划推动重点创作项目。”

  等待不是办法,文化机构、企业要主动跨前一步,才能在疫情结束后,拿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满足大众需求、提振社会信心。“在演出空窗期如何拓展剧院平台、创新演艺运营模式,如何在疫后重启演艺市场,是剧院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在做好特殊时期剧院管理的同时,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公告对观众来说具有“风向标”作用,以“非典”期间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的53场音乐剧《猫》为例,当时成为外媒判断上海疫情发展的标志之一。“原定上半年举行的国外项目受疫情影响较大,我们联系此前延期或取消的国内演出项目和其他国内优秀文艺团体,争取尽快补充空缺的演出档期。在暑期到来之前,以音乐剧《变身怪医》、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等热门项目作为提振演出市场的亮点,用优质热门演出项目制造亮点,带动下半年演出市场。”

  “部分线下店铺无法开门营业,我们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多场直播活动,带领读者‘云’逛书店,在线选购书籍。”钟书阁副总经理王目说,钟书阁在线平台工作人员铆足全力,联合上海邮政启动快速发货通道,保障图书产品发货与物流,让读者第一时间收到图书,更好地投入在线学习和阅读。《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抗疫·安心——大疫心理自助救援全民读本》等上海出版防疫读物以书店直播课形式线上首发,取得良效。“我们将根据所在城市和区域的防疫情况,分阶段恢复营业。”王目提到上周末发起的“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对摸索线上业务的出版、发行机构来说,线上平台、资源的协调整合很有帮助”。

  修炼内功,开发高效率生产平台

  疫情之下,也有部分文化产业如在线文娱迎来增长利好。如何把握机会,将短期收益转化为长远发展,敏锐的上海文化企业已在修炼内功,开发高效率生产平台。

  “‘20条’中明确提到‘培育壮大电子竞技、数字动漫、在线旅游、智慧传媒、数字文博等新业态’,受到鼓舞。”上海米哈游总裁刘伟说,特别是2月10日最新一批也是年后第一批游戏通过版号审批,版号审批发放常态化为游戏行业复工复产打下了明确政策基础,成为支撑行业信心的重要基石。

  在疫情中,米哈游体会到未雨绸缪的重要性。由于公司1月中旬就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提前采购第一批3万只口罩,不仅为复工打下坚实基础,还向湖北省10家医院捐赠了N95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

  “疫情对游戏行业的影响,从短期销售收入来看比预期要好,但应该清醒认识到,游戏作为文化产品,内容为王,如果产能不足,内容跟不上,现有内容被过度消费,后续新内容、新产品不能及时创作更新上线,用户尤其是新增用户就容易流失。”刘伟提到,一些小微游戏企业,特别是产品还处在研发阶段的初创游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由于设备、带宽、资产等限制,游戏行业不太具备远程创作开发条件。“经历这次疫情,我们更加坚信文化产品必须建立工业化管线,实现工业化生产,才能具备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米哈游去年就已启动文化产品工业化管线的建设及AI辅助生产应用技术研发,今明两年将会持续加大投入,尽快实现文化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工具化、自动化、平台化、智能化。”

  动画电影《哪吒:魔童降世》《姜子牙》联合及主要制作方上海红鲤文化行政总裁李渊也提到技术升级产能转型。“因为设备和生产线要求苛刻,动画公司目前制作环境不支持远程,这也触动我们加快改革。去年上半年,我们与大数据及渲染农场平台瑞云及电信部门,论证5G时代的云端pipeline制作体系。企业无需购买昂贵的高性能设备,在咖啡店用一台笔记本或一个定制研发的机顶盒配显示器键盘,就能通过5G接入虚拟机投入生产。”

  “突如其来的疫情,倒逼我们加速在互联网端发力。”上海开心麻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海刚说,开心麻花快速成立“亲子戏剧线上课程”“即兴喜剧白领视频教学”“喜剧实验室短视频”“《皇帝的新娘》网络电影”等6个线上项目组,去年底策划并进入剧本前期创作的网剧项目也通过密集线上剧本讨论会全力推进。“我们还与国内多家互联网视频音频头部企业沟通,深度了解线上平台的内容诉求和走向,部分创意选题内容已由演员在家中完成小样录制。”

  转危为机,上海文化大都市温度依然

  “没有重资产抵押,银行不能贷款;四大银行没有开放对小微文化企业的信用贷;人员、运营成本高,预计几个月后出现资金流问题”……座谈会上,文化企业代表畅所欲言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听取企业建议,对“20条”落地与细化得出一条条意见。国家游戏研究院即将落户上海,一系列重要标准、报告将在上海发布;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属国有文化企业精文投资推出的“文金惠”专项文化金融服务上线3天半,130多家企业申请;联动上海市文创特色支行、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等机构的免抵押、快审批“文创保”专项贷款产品很快就将推出……在座谈会上获得的讯息让文化企业代表倍感振奋。

  就在座谈会举办之前,ART021已经宣布第八届上海ART021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将于2020年11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并免除中国画廊参展申请费用。“艺术产业在全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的增长空间巨大,正向世界一流的艺术城市迈进。”ART021创始人周大为观察到,助力上海提高在国际艺术城市的地位,今年是最好时机。“2020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取消,去年11月上海举办首个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收效显著。可以说,全世界藏家和艺术机构的目光都在聚焦上海。”在周大为和ART021的工作计划表上,新型体验式零售“淮海TX项目”、全球首创的艺术院线IAG项目、与万科集团合作成立一家新的美术馆、与临港新片区沟通文化艺术产业的落地和战略执行,网上销售、线上博览会、线上画廊、网络拍卖、艺术云等新型平台研发,已经排得满满当当。

  “我们利用空窗期提前进行年度舞台检修工作,优化现有票务系统,为未来集中出票做好准备。”张笑丁也谈到“智慧剧院”的打造,让疫情期间上线的艺术欣赏和艺术教育音视频公开课成为可持续的平台。

  “演出何时能恢复?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们考虑变被动为主动,在内部推导有可能的复演时间点,策划筹备‘春暖麻花开’特别演出季。”汪海刚与开心麻花的预案做得很细。“除了面向市场,将来计划至少拿出2场作为公益场,慰问在沪参与抗疫战斗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等待合适的时间点,再用最受欢迎的剧目和最好的演出阵容,慰问从湖北归来的上海医疗队和他们的家属。”

  春暖花开之际,文化复苏之时,只要做好准备,上海文化大都市未来可期,温度依然。